長豐縣義井鎮:小板凳議事 議出幸福感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打造“為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黨建品牌,長豐縣義井鎮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群眾議事渠道,以“板凳議事會”為載體,探索基層治理“大舞臺”。
傳黨音,聚黨心,強黨性。義井鎮19個村(居)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黨建微陣地,成立由“五老”人員、村民組長和村“兩委”成員等組成的板凳議事會,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進行理論宣講。“跟群眾面對面以板凳茶話會的方式開展政策宣講,不僅有助于大家了解黨中央的最新政策方針,而且提高了大家對民生福祉知識的了解,我認為非常有意義。”在板凳會上,老年大學副校長程晉翠說道。讓黨的聲音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用小話題反映大主題,用“土味”宣講傳播新思想,讓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接受黨的政策方針更直白、更深切、更接地氣。
定主題,廣宣傳,促和諧。義井鎮19個村(居)每周開展主題內容不同的“六情”活動,村“兩委”干部佩戴紅袖章,按包組入戶召開板凳議事會。緊緊圍繞電信詐騙、交通安全、用氣用電安全等群眾身邊易遇到的典型案例進行耐心講解,給群眾普及平安建設常識。深入群眾家中面對面與群眾促膝交談,認真傾聽群眾對村“兩委”工作的評價和期盼。同時,村居聯合司法工作人員開展板凳普法宣傳,通過對群眾提出的鄰里矛盾、欠薪等問題以案說法,對發現的矛盾糾紛和潛在不穩定因素釋法說理,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觀念,形成“學法人人受益、守法處處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
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力。“孟書記,我們塘面村什么時候可以通公交,現在像我這樣上年紀的老人想上趟集都難?”塘面村老黨員孟慶如同志在板凳會上提到。塘面村黨支部書記孟祥奎聽到意見后,立馬召集支委會成員開會商討,決定向鎮黨委政府匯報此事。2月4日,C196義井-杜崗-塘面的公交正式運營了。在板凳會上,群眾們拍手稱贊。感謝黨支部為我們修了暖心路,通上了公交,現在上集方便了許多。義井鎮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廣泛聚民智、納群言,群策群力助振興。通過板凳議事會的形式聽取群眾關于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了解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遇到的煩心事、操心事,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和鄉村振興的良策。通過現場議事理事,提高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以前每到雨季,這條路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泥’路,出行很不方便,我們村民一直期盼能有一條寬闊硬化的道路。現在連排水溝也修好了,就再也不怕下雨了。”義井社區劉治早高興地說。現如今,青藜路從坑坑洼洼到平整潔凈,電動車、小汽車穿梭而過,來來往往的散步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從“危險難行”到“車暢人歡”,這條“民心路”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更疏通了群眾心中的堵點。義井鎮鎮村干部始終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傾聽群眾心聲,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板凳會議”方式,引導群眾廣開言路、反映訴求,切實做到將板凳“坐熱”、民心“捂暖”。(撰稿人:陶飛 審稿人:仇多宋)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