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甲鄉雙河社區:以“黨建+”繪鄉村振興新圖景

近年來,造甲鄉雙河社區堅持以“黨建+”為抓手,把黨建引領貫穿基層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等全過程各方面,不斷健全議事協商、網格化管理等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探索黨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與滿足感。
“黨建+基層組織”,筑牢鄉村振興堡壘。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雙河社區健全完善黨組織“縱向到底”和聯系服務群眾“橫向到邊”組織體系,持續推行“黨組織+黨員+群眾”工作模式,組織廣大黨員持續開展“承諾、亮諾、踐諾、評諾”,比學習、比黨性、比作風、比貢獻,深學爭先、忠誠爭先、敢為爭先、實干爭先,成立2支黨員應急和志愿服務隊,劃分黨員責任區9個,共50余名黨員參加志愿服務隊,讓黨旗在一線飄揚。整合多方資源,推動基層黨建、環境整治、矛盾化解等工作扎實開展,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整體功能,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黨建+干部培養”,激活鄉村振興動力。雙河社區多措并舉加強黨員干部能力提升,以主題教育為抓手,采取集中學習、觀看《榜樣8》《播火者》《一封信背后的女英雄》等優質電教片片、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多種形式,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以矛盾糾紛化解等問題作為研討主題,組織社區干部在交流中學習、在討論中提高,不斷增強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參與上級部門組織開展的信息寫作、三資管理、保密相關專業等技術培訓,以更加專業的姿態服務群眾。
“黨建+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振興根基。雙河社區圍繞黨建引領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村集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路徑。積極開展“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以黨組織為核心,吸納有意愿發展產業的農戶成立合作社,積極發展雙河社區稻蝦共養特色種養業,流轉200余畝成片土地用于發展稻蝦產業。積極推進村集體自主投資經營,創辦實體經濟,建立食品深加工、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拓寬穩定增收渠道。做“優”做“強”項目,實施農旅、紅旅、軍旅融合的鄉村旅游發展,通過多元化和全產業鏈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撰稿人:楊文彩,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