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多舉措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全發力跑出富民強村“加速度”

今年以來,長豐縣造甲鄉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積極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稟賦優勢,聚焦產業融合,大力推行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通過高位推動、人才聚力、點亮品牌等多舉措打造示范合作社,以試點帶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快速高效發展,走出了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堅持高位推動,夯實發展根基。完善工作機制。鄉黨委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指導小組,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書記項目”,納入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壓緊壓實“一把手”的主體責任。組織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專題研討會、培訓會5場,在全鄉營造推進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濃厚氛圍。規范運營管理。貫徹落實上級關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建設會議精神,認真完成《長豐縣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試點推進作戰圖》細化的重點工作任務。強化鄉黨委對合作社的監督指導,實行“月度會商、季度通報、年度總結”的工作運行模式。村(社區)規范建立合作社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收益分配等8項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責任,形成縣鄉村三級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創新積分賦能。依托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積分制”制度建立《造甲鄉村民鄉村治理運用積分評分細則》,圍繞學以致用、產業發展、勤勞致富、志愿服務等方面為積極參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建設發展的村民賦分,引導和鼓勵群眾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堅持人才聚力,把握發展核心。強化人才引進。鄉黨委圍繞“選能人、用強人、推新人”的工作思路,把善于抓發展、能帶領群眾上項目作為村干部選配的重要標準。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歸雁工程”、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吸納20余名有文化、有想法、有干勁的人才充實村“兩委”干部后備人才庫,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生力軍”。優化技能培訓。圍繞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和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內容,重點對村(社區)“兩委”干部、選派干部、合作社成員等進行教育培訓。依托電教遠教平臺邀請農技專家、“土專家”、“田秀才”等作為講師,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開展農技培訓10余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00余人。深化黨群聯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里老黨員、網格員、村民代表等力量積極聯系群眾,結合“敲門行動”走訪入戶宣傳產業扶持“新政策”。組織開展“板凳會”、座談會等活動10余場,邀請鄉賢能人、技術人才、專家學者等群體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共同謀劃致富“金點子”。
堅持點亮品牌,激活發展動力。打造特色產業。造甲鄉積極發揮合作社信息、市場、機制等方面優勢,推動產業品牌打造,圍繞“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建設示范合作社。位于宋崗社區的長豐縣紅碩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30萬元,重點圍繞本村主導產業稻蝦、蓮蝦共養進行發展。聚焦增收致富。繆崗村以群眾增收致富為抓手,注冊成立長豐縣造甲繆崗耕創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重點圍繞農業社會化服務、畜禽糞污處理、勞務等進行發展,采取“村黨支部+村集體+農戶”的運營模式,將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相結合,優化農村生產要素配置,建立村集體與群眾的經濟利益共同體。統籌融合發展。雙河社區黨支部整合優質資源,多渠道培育經濟增長點,以50萬元資金注冊成立長豐縣青水河農業科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村黨支部+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的發展模式,重點圍繞本村主導產業稻蝦共養及以中共北鄉支部為中心的紅色鄉村旅游業全產業鏈條一體化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撰稿人:扈孝瑋,審核人:唐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