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楊廟鎮:黨組織領辦合作社 合出致富新道路

近年來,楊廟鎮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抓手,在深入挖掘農用地方面力求創新突破,全力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通過支部引領,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富民增收,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實現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多元共贏。
強化組織引領,把牢“方向盤”。楊廟鎮立足黨支部主導,由村黨組織書記兼任理事長,以合作社為紐帶將集體和農民聯結起來。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合作社的經濟優勢、農民群眾的能動性,逐步將群眾手中零散土地資源、分散勞動力資源整合起來。馬郢村、大路村分別成立馬郢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大路村農民專業合作社,走不同發展路徑,探索致富新路子。楊廟鎮在馬郢村、大路村試點運營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改變村集體簡單發包租賃、群眾單打獨斗的低水平增收模式,實現集體經濟和農民群眾“雙增收”,讓黨建引領成為鄉村振興的火車頭。
創新發展模式,找準“致富路”。創新運營模式。大路村將4000畝閑置土地統一流轉至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和安徽省農墾集體進行合作,聯手打造“國有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職業農民”的鄉村振興新模式,促進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創新發展模式。馬郢村以村居整體空間和項目資金入股馬郢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馬郢鄉村旅游合作社統一負責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活動舉辦等各項管理運營工作。這種新型運營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了使所有沉睡的資源量化為資產,不僅充分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也充分激發了社會資本的參與性。
強化利益聯結,凝聚“向心力”。共享發展利益。大路村實行“5+2+3”的分配模式,省農墾集體、村集體、農民分別按照利潤的50%、20%、30%給予利潤分成。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使農民能夠擁有“地租(每畝每年500元)+工資(在地里勞作每天100元)+年終分紅(利潤的30%)”的三方收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馬郢村讓全體村民成為股東,共同分享社區發展和運營的紅利,年底進行分紅,并為村里60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保險,同時每年重陽節,為村里老人過生日、慶重陽,村里志愿者服務隊還每月免費給村里老人理發,村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得到極大提升。(撰稿人:魏嘉明 審核人:胡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