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黨建引領強化基層治理 激活發展“紅色動力”

近年來,合肥市長豐縣聚焦制造、科創、農業“三個強縣”建設,在產業、創新、農業、城市建設、生態、改革開放、民生等七大領域齊頭并進,經濟發展勇奪十項“縣域第一”,創造了能級躍升、“百強”進位、“千億”在望的發展奇跡。
以黨建引領為基準,激發基層內生動力。想要“成績單”激動人心、“前進道路”明確清晰,第一便是要思想對標,貫徹黨建引領,深入學習實踐“四個貫穿始終”,實現思想上的“破冰融化”、制度上的“長效固化”、實踐上的“成果轉化”。齊心協力,共同為村集體建設向心發力,這也是村集體發展的基礎。作為村級黨支部,作為基層,長豐縣造甲鄉繆崗村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行“黨建+網格”融合的“村級黨組織+黨員+網格員+群眾”的“黨建+”多元化網格治理模式,配合上層指示,上行下達,將“辦事大廳”延伸至“群眾家中”,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便利群眾、關切村企、服務需求,村企、群眾有需求直接解決,村企、群眾辦事滿意率達百,同時矛盾糾紛及時盡快化解,化解率95%,保證群眾反映,村里響應,處理時間絕不超3日。而學習更是常態提升黨員群眾認識的關鍵。把政治原則作為最高原則,對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圍繞“最好”和“第一”兩個最高標準開展工作,堅持瞄準“兩新一示范”的最高目標。自2023年9月以來,長豐縣造甲鄉繆崗村常態化開展集中自學,保證村全體黨員(村干部、病弱黨員、流動黨員)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并以建言獻策活動,就圍繞小區環境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民生等方面談自己看法,表達自己想法,累計共解決完善反映問題50余件,本次以深入學習貫徹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全縣兩會精神為基礎,更要帶領繆崗村黨員凝聚共識深入學習、準確把握縣委全會和縣兩會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理清2024年下半年工作思路,配合縣、鄉各級工作,講好繆崗故事,促進鄉、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黨建引領做要求,提升基層賦能成效。促進基層快速高速發展,便是要對齊方陣,錨定全國示范的更大目標。以“鄉村振興看長豐”的志氣真抓實干,縱深推進鄉村全產業鏈,做好“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打造“特色村莊”。長豐縣造甲鄉繆崗村現有七家公司入駐(合肥市邦克復合建材有限公司,占地面積41畝,每畝7000元,年收入28.7萬元,合肥市農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積55畝,每畝2000元,年收入11萬元。合肥市森磊展柜有限公司,占地面積9.5畝,每畝6000元,年收入5.7萬元。合肥市俊之初秸稈回收加工有限公司,占地面積5畝,每畝2000元,年收入1萬元。村集體扶貧光伏電站年收入約10萬元。將本村800多畝土地租賃給安徽益華農業有限公司,年收入2.4萬元。目前已建成約400千瓦的銜接資金光伏項目,年收入約15萬元),但目前還未形成完整產業園流程,今年上半年繆崗村建設黨建領辦合作社,吸納農戶土地資源入社,將相對集中連片、土地經營效益不高的農戶土地整合入合作社,為下一步產業發展和引進優勢企業做好“預留地”。全力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項目,統籌謀劃做好保障和結合工作,著力引進露天蔬菜、凈菜加工項目,結合產業園規劃布局,與產業園區互補共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同時長豐縣圍繞縣委“一個率先、兩個進位”到“雙千億、爭一流、做示范”,奮力打造“兩新一示范”的目標,實現了人口、中小學生、資金“三個凈流入”,開啟了虹吸模式,繆崗村緊緊跟在后方,返鄉人員創業,外加資金流入,聚力“強村、富民、善治”,踏上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快車。經濟增長,村民富足,后續繆崗村還將發揚“金牌店小二”精神,集中力量為轄區企業做好服務保障,深入企業開展服務,建立問題需求清單,分類匯總對接好相關職能部門,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
以黨建引領強服務,增進基層民生福祉。要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必不可缺。為此,長豐縣造甲鄉繆崗村常態化推進秸稈禁燒,同時配合村企開展秸稈回收、處理、利用、銷售方式,以330元/噸,為群眾添加收入,為長豐建設藍天。同時細化服務、惠民利民,踐行了“為民服務”的治理理念。繆崗村以解決城市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目標,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的陣地作用,引導居民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投身村居建設,妥善解決各種社會治理問題,在為民保障的基礎上(小菜園項目、代繳70歲老人意外險、80歲以上老人醫保、意外險、路燈維護、塘壩田畝高標準農田治理、光伏電站扶貧項目等)持續發力,在今年,為繆崗村群眾送去更多(即將投入使用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食堂、塘壩田畝維護、小區環境維護、送溫暖等)的民生福祉,使群眾過得更加舒心順心,生活上更添活力。(撰稿人:盧啟文,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