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黨建+法治”組合拳,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鄉壓實基層治理責任,聚焦基層矛盾和群眾需求,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鄉村治理,以黨建責任落實推動鄉村振興責任落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黨建+法律服務”,筑牢法治“主陣地”。長豐縣造甲鄉造甲社區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大腦中樞”、紅色聯盟之家為“四肢軀干”、法治教育點為“神經末梢”,凝聚“1+N+X”“黨建+法律服務”功能格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出發點,打造“法治主陣地”開放式普法黨群服務陣地,增進村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社區推行“一站式”服務,推動法律服務向網格覆蓋、往戶延伸,推行主動上門服務、電話服務等方式。制作法治宣傳欄、法治橫幅、普法宣傳頁等,將法治知識融入文化廣場、健身場所,打造法治文化陣地,把有形的法律條文變為無形的文化熏陶,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法治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強化法治觀念,營造濃厚法治氛圍。著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惠及更多社區群眾。
“黨建+調解人員”,拓展法治“新路徑”。鄉村振興,法治先行。長豐縣造甲鄉造甲社區抓關鍵少數。“兩委”干部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學深悟透后依托聯片包組到戶機制,支部抓干部、干部帶黨員,用好用活線上線下傳播平臺媒介,通過“兩委”干部把民主法治相關精神傳達到所聯系片組,把民主法治工作與中心工作齊抓共管、齊頭并進、齊向發力。同時黨員做表率,社區長期進行培養鄉村“法律明白人”,擔當法律法規“講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援助“引導員”,截至目前,“法律明白人”培訓人員30余人,實現法律服務力量下沉,提高矛盾糾紛調解率。通過開展多元調解工作,持續提升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鄉。
“黨建+普法宣傳”,構建法治“大格局”。幾條板凳、幾杯茶,大伙兒圍坐在一起,聊農事、話法律,婚姻家庭、鄰里糾紛、電信詐騙皆為話題,這既是抓實普法強基補短板行動的生動縮影,也是黨建引領法治實踐與群眾互動的基點所在。在“嘮家常”中說法,以“身邊事”去釋法,增強了普法的實效性與滲透力,以法治之力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同時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為抓手,組織黨員干部學習相關法律條文,注重發揮黨員干部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引領作用,以“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志愿服務活動為抓手,注重發揮黨員干部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引領帶頭作用,通過發放宣傳材料、開展普法會議、解答法律咨詢、入戶宣傳等形式,大力宣傳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撰稿人:魏珍珍,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