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三紅三化”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黨建引領賦能城市基層治理,創新“三紅三化”模式,持續推進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激發多元共治新引擎,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
“紅色網格”全面覆蓋,實現治理精細化。健全網格組織體系,強化資源整合,逐步構建基層治理大格局。支部建立在網格。健全“開發區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按照“應建盡建、全面覆蓋”的原則,在全區65個住宅小區內建立60個小區(片區)黨支部,持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資源整合在網格。通過加強組織建設,在18個社區成立“大黨委”,明確考核機制、監督機制,共吸收100余家企事業單位融入社區“大黨委”基層治理圈。8個社區與18個縣直部門結對共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力量集聚在網格。以社區黨組織為紐帶,匯聚社區“兩委”、紅色小管家、小區在職黨員、業主委員會成員、志愿服務隊員等多方力量,構建2300余人的“紅色隊伍”,實現社區“兩委”和共駐共建單位包片、紅色小管家和業主委員會成員包棟、志愿服務隊員包單元、在職黨員包戶的網格治理模式。
“紅色陣地”提檔升級,實現治理功能化。打造紅色服務陣地,建立多功能、優服務的便民服務平臺。打造服務陣地。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利用物業辦公室、架空層、社區用房等場所,提升改造18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52個小區(片區)黨群服務站,站內合理設置議事區、服務區、辦公區等功能區,實現議事有場所、服務有陣地。優化服務功能。各黨群服務陣地通過打造便民服務中心、童心港灣等多功能室,為居民百姓提供各種學習和娛樂設施。建設17處“歇歇角”,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和充電的地方,高標準實現“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面積最大化”。強化服務質效。全面推行“紅色服務日”,建立社區干部輪流值班制度,并設立“書記接待日”,提供延時服務。設立“紅色點單臺”,推行預約辦理、幫辦代辦等服務,全年幫辦代辦事項300余件,讓“紅色驛站”成為服務群眾、凝聚黨心民心的主陣地。
“紅色服務”匯聚民意,實現治理便捷化。利用多種調解方式,著力將問題解決在一線,將矛盾化解在一線。設置書記信箱。在全區2000余個樓棟單元設置了“書記信箱”,通過信箱留言,按照閉環流程進行處理,收集涉及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提升、消防安全整改、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1224件,現已解決1198件。打造說事陣地。搭建“我們的圓桌會”“四方館”等協商陣地18個,依托“梅煩惱”民情解憂工作室、金大姐調解工作室等調解陣地,推廣“三級六步”議事法,每月聯席會商,推動小區要事聯辦、矛盾聯處。今年以來,破解小區治理“瓶頸”問題1300余件。動員居民議事。每月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到議事陣地集中議事,針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關系社區公共利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務,列出民意訴求清單,在協商議事會議上逐一討論協商,提出解決措施,收集社區居民反映問題26個,均已辦理解決。(撰稿人:朱濤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