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三舉措”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鄉緊跟黨員教育新要求、新形勢,不斷創新載體陣地、優化內容形式、深化志愿服務,真正推動黨員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經常。
創新載體陣地。深挖本地紅色資源“富礦”,全面整合中共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長豐縣烈士陵園和國防教育基地等紅色基地,傾心打造情景式黨性教育點。根據黨性教育點的地域分布、規模大小、主題類型,推出“紅色足跡之旅”“鄉村振興之旅”等研學路線,讓“家門口”的紅色資源成為開展黨員教育的“打卡地”。每月定期制發主題黨日活動清單,對各級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進行全面督促指導,有力提升主題黨日活動質量,不斷激活黨員教育“紅細胞”。
優化內容形式。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通過開展一輪集中學習、一場專題黨課、一次主題黨日、一次志愿服務等“四個一”形式,鄉村兩級聯動開展黨員教育全覆蓋,百余名黨員談感悟、受教育。用好用活黨性教育基地,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依托基層力量,聚焦“兩優一先”“黨員先鋒崗”“革命先烈”等紅色人物,攝制歷史紀錄片《播火者》微黨課,不斷擴大黨員教育的覆蓋面。依托“長豐先鋒”微信公眾號,結合“先鋒視頻”“優秀電教片展播”等專欄,精選數十部有感染力、接地氣的優質電教片定期展播,讓黨員群眾隨時聽、隨時看、隨時學,延伸黨員教育“課堂陣地”。
深化志愿服務。積極引導基層黨員“亮身份做貢獻”,主動作為、擔當有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結合“星級支部”創評工作,從黨員作用發揮、暖心為民辦實事、鄉村網格治理等方面對支部黨員服務情況打分,評分結果作為評星定級、評先選優的依據。今年以來,依托“紅色集市”的開展和“四事四權”工作法的推進,村居黨員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志愿服務,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化解村居項目建設、綜治信訪等重難點問題數十件,充分彰顯黨員干事創業活力。(撰稿人:徐先傳,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