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宇橋社區:做好“加減乘除” 寫好“小區答卷”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宇橋社區堅持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始終以解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巧用“加減乘除”工作法,全面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加”強隊伍建設,拉長治理半徑。聚焦“優化小區黨組織設置”關鍵一環,持續構建“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居民戶”四級治理體系,將黨的組織、紅色力量嵌入小區、樓棟等小區治理的基本單元;按照“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等要求,擇優選配4名小區“紅色小管家”,壯大小區治理隊伍,變小區居民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充分發揮“身邊人解決身邊事”的優勢,組織7名居民組長、以及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員參與小區治理,鼓勵其發揮特長,當好群眾反饋員、調解員、監督員,不斷擴大小區治理參與主體的覆蓋面。
“減”少服務距離,下沉服務陣地。零距離布局小區治理“服務網”,全覆蓋打造小區黨群服務站,并以此為基礎整合小區資源建成“社區文化廣場”、“婦女之家”和“兒童之家”等“微陣地”,形成“1+N”、“黨群服務+鄰里議事+公益服務”全鏈條的治理、服務陣地體系,全力打通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根據“居民點單、支部接單、合力辦單”機制,在小區黨群服務站設立“紅色點單臺”,并同步設置小區“書記信箱”,豐富小區居民表達訴求、建言獻策渠道的同時,打造閉環、可追溯的辦理流程,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速應”;將健康體檢、愛心理發等便民服務“搬進”小區黨群服務站,深入推進“幫辦代辦、上門服務”服務模式,讓特殊群體充分享受到“家門口”的貼心服務。
“乘”聚多元合力,強化協商共治。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為主線,全面推進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并以“三位一體”協商議事平臺為基礎,構建小區黨支部、物業、業主委員會橫向互通、有機銜接、互融互通的聯動、協商體系,旨在以物業服務“小切口”撬動小區服務“大提升”;整合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人才、陣地等資源,以組織座談、聯系互助等方式集中力量為小區居民辦實事、解難事,變社區“單兵作戰”為各方力量“協同善治”;統籌社區衛生服務站、合肥市方圓社會工作事務所及小區幼兒園等多方力量,組織開展“愛心義剪 情暖中秋”、“相約中秋 點亮星球”等手工制作、政策宣講、衛生健康講座等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積聚起小區服務的“倍乘效應”。
“除”難題解民憂,提高服務水平。搭建“廣場議事廳”、“黨群議事會”等“議事平臺”,主動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暢通居民訴求載體,引導黨員群眾主動說事、議事,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打通“服務”與“被服務”的壁壘;常態化開展“敲門問需”行動,結合“四到家、六必訪”工作機制,按照巡查、走訪、核實的工作要求,對排查出的問題梳理歸類、動態管理,構建起“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小區”的治理格局;建立銷號制度,利用黨建、綜治、民政等多元化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對征集的矛盾問題,逐項研究、逐項整改、逐項銷號,有序解決了小區充電困難、路燈破損等多個民生難題。(撰稿人:王然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