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探索“三有”機制激活流動黨員“紅色細胞”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積極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方法路徑,聚焦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題,積極探索“流而有家”“流而有管”“流而有為”的“三有”流動黨員管理機制,提升流動黨員管理質效,激活流動黨員“紅色細胞”。
聚焦“流而有家”,組織覆蓋聚合力。根據流動黨員分散性廣、流動性強和構成復雜等特點,全區各基層黨組織抓住假期、周末、晚間關鍵節點,建立上門訪、電話訪、微信訪以及黨員聯組織、組織聯黨員、黨員聯黨員“三訪三聯”機制,全面排摸掌握流動黨員職業類別、流動地點、聯系方式等信息,持續做好黨員正式組織關系轉接工作,及時建立基本信息庫,對已納管的流動黨員進行實時更新、確保“進出”有數、“來去”有底。截至目前,線下設立流動黨員登記點75個,線上開通流動黨員“歸隊碼”,制作“回家指南”3000余份。定制下發“流動黨員暖心卡”,將當年黨支部活動安排、流動黨員的權利義務等重要信息通知到位,方便流動黨員就近參與組織生活,提高線下活動的參與率。通過“1+N”走訪聯系模式,落實流動黨員“五必訪”制度,加大對流動黨員的關心關懷,積極幫助解決老人就醫、子女入學等“急難愁盼”問題300余件,開展免費技能培訓20場次。
聚焦“流而有管”,學習教育不缺位。根據流動黨員崗位特點和實際情況,分級分類做好教學。針對流入黨員,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多次赴中共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楊廟鎮劉云峰革命紀念館等教育示范點和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舉辦“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弘揚八一精神”“學‘楊根思連’,向時代楷模看齊”等主題黨日活動30余場次,推動流動黨員學思想、強黨性。針對流出黨員,定期在微信群中推送重要學習內容,發起學習教育話題討論,及時掌握流出黨員的思想動態、學習程度和生活狀態。針對流入黨員,開設專題班、周末班、假期班等,采取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主題黨日等方式,收集興趣偏好、崗位需要,制定個性化“營養套餐”,設計政策解讀、技能拓展、創業指導等特色主題,靈活運用跟進式、交流式、沉浸式方法,實現學習不“空檔”、行動不“潛水”,一年來,全區累計開展流動黨員集中學習120余次,發放學習材料1300余份。
聚焦“流而有為”,雙向發力強治理。統籌用好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歇歇角等紅色陣地,結合“流星計劃”“‘引鳳來巢,慧聚成橋’青年人才沙龍”等活動,持續為流動黨員提供理論學習、創業扶持、技能培訓等暖心服務30余場次,切實增強流動黨員的歸屬感。持續開展“我為發展獻一策”,鼓勵流動黨員大膽“開麥”,累計為各社區提供小區治理“金點子”54條,轉化為具體工作措施18個。注重流動黨員人脈資源、信息優勢等作用發揮,組建“流星先鋒”志愿服務隊18支,積極引導快遞小哥、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115人參與社會治理、困難救助等實踐活動,參與各類公益活動300余場,認領群眾微心愿76個。開展“紅色賦能”活動,吸納144名流動黨員進入“紅色小管家”隊伍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等,50余名流動黨員成為“百姓宣講團”成員,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宣講60余場,74名流動黨員參選小區業委會成員,為社區治理向小區延伸提供支撐。(撰稿人:朱濤,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