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共和城社區:“四微聚力”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共和城社區以“四微聚力”模式,細化微網格管理,讓居民意見建議表達更為暢通、議事協商機制更加完善、志愿服務更具活力。
廣納“微心愿”,開啟民意“直通車”。共和城社區充分調動社區工作者、紅色小管家、樓棟長、網格員以及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織密全方位、深層次的民意采集網絡。通過上門拜訪、微信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居民家中、心間,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同時,社區民意收集信箱與電話保持開放與暢通,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廣泛征集居民的“微心愿”。收集而來的心愿被仔細梳理,形成一份份承載著居民期待的清單。社區牽線搭橋,對接共建單位、社會組織以及熱心志愿者,開展“微心愿”認領行動,目前已收集“微心愿”60余條,成功落實35條。此外,社區鼓勵居民為社區治理出謀劃策,全力將群眾智慧轉化為社區發展的“動力引擎”。
深耕“微協商”,搭建共治“連心橋”。為讓議事協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共和城社區制定居民小區微協商“五步議事訣”,打造出“收集問題、篩選議題、預告協商、深入研討、落實反饋”的完整閉環,推動議事協商走向規范化、常態化。社區“紅茶議事廳”已召開協商會議20余次,由小區黨支部或業委會牽頭,組織社區“兩委”委員、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成員、物業負責人、網格員、樓棟長以及居民代表共同參與,商討解決物業服務、環境衛生、設施維護等關乎居民生活品質的關鍵問題。同時,社區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網格驛站、小區活動室等既有空間,因地制宜打造出溫馨舒適的居民議事廳、便捷實用的議事角等多元協商陣地,確保居民隨時隨地都能獻計獻策,共商社區大事。目前,社區已在轄區內建成6個各具特色的“微協商”陣地。
創新“微服務”,點亮互助“暖心燈”。社區深度挖掘內部潛能,廣泛動員離退休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新業態從業者以及熱心居民等群體,依據居民實際需求,分類組建“益·鄰里”志愿服務隊,涵蓋助老扶幼、矛盾調解、安全巡邏、文明倡導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已組建5支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人數超100人。結合“微心愿”認領成果與“微協商”議定事項,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諸如健康義診、義務理發、關懷孤寡老人等“小而精”的志愿服務活動,至今已開展30余場,以點滴愛心化解居民生活中的急難愁盼。為激發志愿者持續服務熱情,社區探索建立志愿者積分兌換激勵機制,讓奉獻者收獲滿滿,讓互助精神在社區蔚然成風。
共訂“微公約”,揚起文明“新風帆”。德治潤心田,公約促和諧。共和城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構建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共議機制,針對小區裝修噪聲、樓道雜物堆積、高空拋物、違規停車等治理頑疾,共同商議制定接地氣、易執行的居民公約。這些公約被張貼在宣傳欄、小區大門、樓道墻壁等醒目位置,時刻提醒居民自覺遵守,相互監督。迄今為止,已在轄區內的5個住宅小區內宣傳居民公約5次,居民知曉率達70%,有效遏制了多項不文明行為。同時社區組織“文明家庭”評選活動,表彰先進典型,通過模范力量引導居民弘揚文明新風,推動基層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撰稿人:秦永,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