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甲鄉馬塘村:以“四問于民”推動“四事四權”,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鄉馬塘村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聚焦“四問于民”,用好“四事四權”工作法,著力做到聯系群眾“全天候”,服務群眾“零距離”,切實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問計于民,代表議事“順民意”。馬塘村充分發揮“五老”人員、“3+N”工作人員、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的作用,有序參與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決策和監督。組建“群眾議事”隊伍,注重吸納能人大戶、鄉賢人士、基層治理等各領域人才,把“土辦法”變成“金點子”。完善協商議事流程,結合“四議兩公開”,針對村級重要決策、重點工作、重大事務,特別是涉及群眾利益問題,由村“兩委”干部牽頭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村組協商議事會”,引導群眾共商共議、參與推動、實施監督。馬塘村通過“代表議事”,完成馬塘安置小區114盞LED路燈照明,完成瓦戶小區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河東組倉儲項目建設工程。
“問需于民”,黨員問事“察民情”。馬塘村繪就縱橫交錯網,將“村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微網格”縱向組織體系和“網格指導員+網格長+網格員+村民”橫向網格體系有效融合,推深做實黨建引領鄉村網格治理工作,村“兩委”干部、網格員、黨員、志愿者踐行“一線工作法”,帶頭進組入戶、包保到戶到人。整合我村老黨員、老干部、老退伍軍人、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優質資源,選優配強網格員7名。發揮經驗足、威望高、村情清的優勢,網格員隊伍常態化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社情民意,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安全隱患排查、環境衛生整治、鄰里糾紛調解等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入戶走訪1000余人,收集鄰里矛盾、土地糾紛等問題20余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余件,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問策于民,力求群眾說事“集民智”。馬塘村充分利用黨員活動室、“向陽”說事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微陣地”,合理設置群眾議事功能區,確保群眾的“話”有地說。暢通群眾意見建議反饋渠道,通過善治長豐APP、“監督一點通”平臺、12315便民服務熱線、村組微信群等線上平臺,保證群眾隨時“在線呼叫”,網格員第一時間“在線響應”,確保“全天候”聯系“不掉線”。創新“群眾說事”形式,利用農閑時段、節假日黃金時段、“晚飯后一刻鐘”召開“公園會”“庭院會”。結合村規民約積分制、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用活用好鄉風文明評議、積分制管理等方式,組織群眾圍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網格化治理等工作建言獻策、集思廣益。截至目前已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征集社情民意50余條,采用20條,讓群眾政策知曉率、獻言獻策積極性顯著提升。
問效于民,支部辦事“惠民生”。針對黨員問事、群眾說事未能解決的事項,涉及群眾利益面廣、情況較為復雜的問題,倡導兩委“包難題”,村居書記“包最難題”,書記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解決棘手問題并建立支部辦事“三項清單”,盯緊具體問題,深研辦理措施,緊追辦理結果,明確辦結時間,追蹤群眾反饋,做到問題解決有始有終,有理有據,做到“解決一項劃掉一項”。針對問題清單,針對村級可以解決的問題,完善“黨組織集中分析-村‘兩委’認領問題-黨組織解決問題-群眾滿意度反饋”的工作閉環鏈條;針對村級無法解決的問題,依托聯動上級部門,第一時間“吹哨派單”移交相關職能部門,將交通、環保、衛健、鄉村振興等力量有機鏈接融入網格,讓群眾的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截至目前,已解決問題50項。(撰稿人:崔玲玲,審核人:扈孝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