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四驅聯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近年來,長豐縣崗集鎮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主路徑,創新構建“滴灌式教育、星火式聯建、靶向式賦能、三微式服務”四驅聯動機制,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實現基層黨建與產業發展、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滴灌式”教育強根基,鍛造先鋒隊伍“硬內核”。創新載體。打造“1+N”學習矩陣,以支部活動室為主陣地,延伸設立“田間學堂”“庭院微黨課”等26處流動教學點,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村居”主題宣講54場,覆蓋黨員群眾1800余人次。數字賦能。運用學習強國等平臺,開設“每日一學”專欄,推送學習內容180次,組織線下黨務知識競賽3次,流動黨員參學率達92%。實踐檢驗。建立“學用轉化積分榜”,將理論學習與“我為群眾辦實事”掛鉤,205名黨員認領環境整治、技術幫扶等實事項目37個,群眾測評滿意度達96%。
“星火式”聯建破壁壘,構建共治共享“同心圓”。織密治理網格。 推行“黨員中心戶+十五聯戶”模式,劃定157個紅色微網格,1800余名黨員結對聯系16614戶群眾,建立“需求-服務-反饋”閉環機制,累計解決道路修繕、灌溉糾紛等民生問題45件。激活自治細胞。 創新“黨群議事日”制度,召開“板凳會”“庭院議事會”等特色協商會議20余次,形成《村規民約修訂》等決議6項,村民參與率同比提升60%。培育志愿星火。組建“銀發調解隊”“崗小集”等39支特色志愿隊伍,開展助老送餐、留守兒童課業輔導等志愿服務70余次,惠及群眾2100余人。
“靶向式”賦能促發展,點燃產業振興“強引擎”。支部領航定方向。實施“頭雁帶富”計劃,組織黨員赴浙江、周邊先進村考察學習10余次,成功推進10個“村企聯建”項目,達成合作意向50件。資源整合破瓶頸。爭取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近5千萬元,其中合肥市碧根果全產業示范項目、大窯村研學游續建工程等3個項目已建設完成,為村集體經濟帶來直接收益、惠及民生。黨員示范強帶動。設立“黨員責任崗”72個,開展“技術傳幫帶”活動76次,培育種植能手15人,帶動周邊326戶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2024年全鎮17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百萬覆蓋”,全鎮經營性收入近2500萬元,收益達1860萬元。
“三微模式”暖民心,架起黨群關系“連心橋”。“微清單”精準對接。通過入戶走訪等方式收集群眾訴求383條,建立“急難愁盼”項目庫,實行“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已完成路燈安裝、公廁改造等民生項目12個。“微陣地”延伸觸角。將閑置門面房打造為“紅色驛站”“鄰里中心”,提供文娛、歇腳等多項便民服務,累計服務群眾15000余人次。“微積分”激發活力。推行黨員“積分兌換”制度,將參與防汛抗旱、秸稈禁燒等工作量化賦分,積分結果與評優評先掛鉤,全年兌換獎勵2800余人次,黨員平均參與志愿服務時長提升至42小時/年。
下一步,長豐縣崗集鎮將深化“黨建+數字”融合,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圈”,持續以組織優勢凝聚發展勝勢,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撰稿人:楊玲玲;審核人: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