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七色彩虹”搭建黨群連心橋
自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以來,長豐縣造甲鄉雙河村黨總支部在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中走出了一條“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生態雙河”的路子,以“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為主調,形成了一套“七色彩虹搭建黨群‘連心橋’”機制。營造了廣大村民“愛我雙河,七彩連心”的良好氛圍,促進了雙河村集體經濟更強,村民更富,村容更美,打造成為有“魅力”又“美麗”的生態鄉村典范。
一、傳承紅色基因
1926年中共合肥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合肥北鄉支部”在雙河誕生,直屬時在上海的黨中央領導,是合肥地區最早的共產黨組織,也是全省乃至全國較早的中共基層黨組織之一。1932年這里爆發了“雙河集暴動”,暴動在合肥地區武裝斗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這些為雙河村的DNA片段中深深植入了紅色遺傳基因。近年來,雙河村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利用“黨建+”,開展各項村級事務,取得了一些成績,形成了一些經驗做法。
二、擦亮橙色服務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取向。近些年,雙河村在村級管理中,堅持黨總支部統籌全局,利用“1+5”村級黨組織社會管理模式,將綜治維穩組織、社會服務組織、村委會、經濟合作組織、群團組織僅僅圍繞在黨總支部周圍。在綜治維穩組織內設黨小組,設立綜治會與治安巡邏隊,以綜治小組劃定綜治小組,維護村級治安穩定;將黨員服務中心、為民服務站、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組、村民監督委員會相結合形成社會服務組織。
三、牢記黃色警示
立黨為公一心為民最重,執政為民清正廉潔為要。廉潔是每位黨員領導干部的生命之本,是其從政的最起碼要求。擁有它雖清貧卻心安理得,失去它雖富有但寢食難安。雙河村黨總支部嚴格要求黨員,按時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同志學習《中國共產黨員廉潔自律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
四、發展綠色產業
2014年,按照國家標準,雙河村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村。雙河村黨總支部深知“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發動能人先“摸著石頭過河”、帶頭嘗試“蝦稻共養”。通過推行“黨建+產業發展”的模式吸收黨員、貧困戶組團發展“蝦稻共養”,推動全村“一盤棋”抱團發展綠色產業。現如今,雙河村已建立建成“蝦稻共養”產業園兩千余畝、太空蓮觀光采摘園百余畝、無花果種植采摘園五十余畝,在建草莓種植采摘園四十余畝,綠色產業發展實現規模化。黨建融入經濟發展,“黨建+產業發展”的模式在雙河村得到了成功驗證。
五、扶持青年雙創
雙河村黨總支部深刻意識到“青年是農村的未來”,“創新、創業”是農村、農業轉型發展的方向,積極扶持青年雙創。2015年,雙河村建立建成電商服務中心一座,號召返鄉青年黨員帶頭發展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農產品”的思維發展鄉村互聯網經濟。目前,雙河村電商服務中心已成功孵化小微企業“合肥牛耕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太陽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兩家。作為組織“培帶”對象,兩位青年黨員樹立為民服務意識、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努力為更多希望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員提供技術支持,積極參與到企業社會扶貧的奉獻隊伍中。
六、保護藍天碧水
2016年12月3日,保護母親河行動紅星美凱龍青年愛心林項目正式在雙河村落地。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黨委書記、執行總裁蔣小忠,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團安徽省委、合肥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紅星美凱龍集團各分公司團委書記、愛心捐贈商戶代表以及當地環保組織、青少年代表等共計300余人參加活動并共同植樹。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中,雙河村不斷創新、扎實苦干,最終取得合肥市“三線三邊”治理評選第二名的成績,成為農村環境衛生創建的示范村,這些工作都離不開黨員、志愿者的參與。
七、收獲紫葡碩累
通過不懈努力,雙河村黨總支部先后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黨總支部、先進集體等殊榮,走出了服務名人孫貴晉、公知達人崔躍松、長豐好人崔化田、致富能人崔興文、創業新人徐亮。形成了雙河共產黨員“五字訣”:“五(吾)帶頭:忠誠于黨我帶頭,服務群眾我帶頭,美麗創建我帶頭,創業致富我帶頭,家風家訓我帶頭;五帶動:黨風帶民風,支部帶全部,黨員帶全員,黨內帶黨外,先進帶后進。”
(楊郝艷)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