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加強村級基礎保障,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實效
近年來,長豐縣委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積極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著力加強村級基礎保障,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為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黨建工作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應進一步得到凸顯。
一、抓隊伍,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拓寬選人視野。按照“三有三帶”型村干部要求,拓寬選人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愿意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同志選進村“兩委”班子。目前,村“兩委”成員中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336人,占21.25%。二是落實經濟待遇。堅持動態提高村干部待遇,加大對村干部的績效和階段性工作獎勵力度,目前,全縣村級黨組織書記平均年收入為37348元,其他村干部平均年收入為29237元。實行村干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縣共有1096名村干部參保,已有204人享受待遇。三是強化激勵保障。實施村級黨組織量化管理,堅持每年表彰30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對連續三年位居全縣前5名的,享受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待遇;對連續五年位居前全縣5名的,享受鄉鎮領導班子副職福利待遇。目前,已有2名村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事業編制。設立村級重點工作獎勵基金,縣財政每年拿出90萬元用于獎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
二、重投入,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經費保障。一是建立化解村級債務獎補機制。建立村級化債專項基金,對全縣村級債務化解給予獎補。近年來,共化解村級債務5698萬元,縣財政投入獎補資金2570萬元。目前,全縣村級公益性債務均已全部化解。二是建立村級運轉經費保障機制。縣財政安排1310萬元資金,對262個村(含涉農居),按照每個村每年不少于5萬元標準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三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采取整合村集體資產、推進土地流轉、安裝光伏發電等形式,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逐年減少村集體經濟空白村。今年,在水湖鎮費崗村等40個村(社區)建設權屬村集體所有、收益歸村集體使用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5萬元。四是加強經費監管工作。在鄉鎮(區)建立“村級集體‘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負責代理村集體進行會計核算,并建立健全中心內部控制和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村賬鄉管”管理機制。
三、提功能,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場所保障。一是提升硬件水平。采取由縣委組織部牽頭,主動與規劃等部門對接,提供4個活動場所設計方案模本,供鄉鎮選擇。對新建、改擴建活動場所,縣財政每個給予8萬元獎勵。二是整合利用資源。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對全縣村級小學現狀進行調查摸底,了解小學撤并后校舍閑置情況,積極與教育部門協調,將閑置校舍資產劃撥給鄉鎮,改造后用于村級活動場所。目前,已有11處校舍移交給鄉鎮。三是規范制度標牌。在調研、走訪的基礎上,主動征求縣直相關部門意見和建議,統一規劃、設計需懸掛的標牌和制度模板,召開全縣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現場觀摩會,進一步規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四是拓展服務功能。在完善硬件設施基礎上,著力實施“功能提升工程”,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黨員活動、村民議事、為民服務、文化娛樂、教育培訓等“五大功能”作用,三年來,全縣265個村(社區)共為群眾代理事項67500多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2500多起,開展群眾娛樂活動1200多場,開展技術培訓1806次,有效地發揮了活動場所的應有作用。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