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兵讓居民滿意是最大心愿
建網上平臺促人口管理
徐橋社居委位于雙鳳開發區南端,目前有9個農業居民組,5個商住小區,從原先常住居民約800戶3209人,發展到現在入住約1.6萬戶,居住人口約4萬人。
位置特殊,與城區接壤;新建商住小區多,新居民多是徐橋社區最大的特點。流動人口管理不好,社區的秩序就難以規范。如何做好流動人口管理?人口信息的掌握是關鍵。傳統的臺賬不但查找起來不便,增添刪改也很麻煩。錢兵一直在思索如何改進人口信息的登記。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次去市里考察的機會,錢兵看到了“社區人口管理系統”——網上錄入社區住戶的信息,使所有住戶信息一目了然,工作既明晰又快捷。經過詳細考察了系統的運作方式,制作成本等問題之后,錢兵果斷決定,“我們也這么干!”立即一邊著手建立系統,一邊帶領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登記,也不顧說啞了嗓子跑酸了腿,迅速完成了所有住戶信息的登記。
打開徐橋社區人口管理系統可以看到,社區住戶的基本信息,性別、身份證號、戶籍、工作單位、婚姻狀況、計劃生育情況都一目了然。該系統的運用在我縣社區成為首例。它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可以與計生辦、派出所等單位實現資源共享,增進各部門協作,提高辦事效率。
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在工作中,“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是錢兵時刻牢記的話,他為群眾排憂解困,從未有絲毫懈怠。
家住徐橋社區鄭崗村民組的低保戶張修超今年74歲了,是一位獨居老人,每月只能靠領取救濟金維生。因為患有腿疾,行動十分困難,錢兵了解到老人的情況,決心盡自己所能為他做點事。幾乎每個月錢兵都要來看看老人,帶上慰問金,讓他貼補家用。鄭崗村民組離城區有20分鐘的車程,而對于張修超來說,想出去買點生活必需品卻成了“蜀道之難”。細心的錢兵考慮到這一點,上門的時候就帶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如今,每月20斤米、5斤油、5斤面,都會按時送到老人的手中。
“送來的東西都幫我擺放得妥妥貼貼,都不要我動手搬。”張修超眼睛有些濕潤說:“錢書記這么細致的照顧,我的心里甭提有多暖。”
像張修超這樣的困難戶,在徐橋社區還有4個。對于他們中的每一戶,日常幫扶工作都已經常態化開展。
QQ群拉近群眾互動
看到電腦屏幕右下方QQ群頭像閃動,錢兵打開了會話窗口,只見一位群友問道:“咨詢個計生問題,如果要領計生用品,到哪里能領到?”錢兵迅速敲擊鍵盤回復:“直接到徐橋計生辦,徐橋苑27號樓南面一樓,咨詢電話是……”原來,這是徐橋社區QQ交流群。
今年年初的時候,錢兵建立了QQ群,把社區里愛好上網的居民都拉進來。廣大居民都十分關心小區的環境、管理等問題,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網絡的普及,特別是上班族的年輕人,相對于面對面地交流,網上交流的方式更加節省時間。錢兵正是考慮到徐橋社區新居民多的情況,創新基層黨組織服務形式,利用QQ群平臺發布信息,收集信息,促進交流,處理事務。
“QQ群拉近了居民之間的關系。”徐橋社區居民小王說。“群管理員里包括所有社區干部,群里加的都是居民,大家平時有事沒事都喜歡到群里聊聊。社區里出了什么問題,大家也習慣在群里相互打聽;社區建設怎么進行,大家也愿意在群里交流看法、建議;社區搞什么活動了,管理員也在群里及時通知大家……”
錢兵出色的工作為社區換來了串串榮譽,社區先后獲得了“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合肥市民防建設先進單位”、縣平安創建“平安村(居)”、“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社區”等稱號。
說到這些成績,錢兵說,“社居為民服務和管理的道路還漫長,我只能踏實工作,讓居民滿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許浩·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