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雙鳳開發區“雙找”活動,讓老黨員順利“歸隊”
對于黨員來說,黨組織就是溫暖的“家”,對于黨組織來說,黨員又是黨組織永葆活力的原分子。
近年來,隨著長豐縣雙鳳開發區經濟社會日益發展,轄區內新成立的非公企業黨組織如雨后春筍。為進一步夯實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雙鳳開發區在非公企業黨組織中大力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的“雙找”活動,讓不少“流動黨員”、“口袋黨員”真正“回家”,參與到正常組織生活中。
“雙找”活動,讓老黨員順利“歸隊”。 作為安徽恒大江海集團黨委黨員,王守棟可是“雙找”活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據了解,王守棟屬于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和意識不強,導致黨員組織關系“丟失”。“我很久以前就入黨了,但是這么多年輾轉多地,竟一時找不到組織關系落在了哪里。”他說,雙鳳開發區開展“雙找”活動之后,在園區和企業的幫助下,他終于將組織關系轉移到目前公司的黨支部,最終順利“歸隊”。
無獨有偶,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黨員高鵬來企業上班前,組織關系一直在老家農村,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有主動亮明黨員“身份”。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公司黨支部主動作為,找到高鵬談話,積極鼓勵他參加黨支部活動,最終促成高鵬將黨員組織關系轉入單位。
智慧黨建平臺+微信群,讓黨員“回家”。“我們在摸底排查中發現,不少非公企業的黨員,由于企業轉制、在外打工謀職流動、變換工作等原因,逐漸與黨組織失去了正常聯系,成了‘口袋黨員’、‘失聯黨員’。”雙鳳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童有柱說,園區為此全面摸底排查,充分利用派出所戶籍、居民醫保等系統查找失聯黨員信息。并通過智慧黨建平臺、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方式,千方百計讓黨員“回家”。截至目前,已有42名“失聯”黨員“回歸”到黨組織,重新登記了黨員身份,繳納、補齊了黨費。
同時,在園區的幫助下,非公企業以查找為突破口,一方面讓“口袋黨員”盡快“回家”,正常參與組織生活;另一方面,實行“雙方”協調機制,對發現的“隱性黨員”,以黨支部為單位,積極與原黨支部取得聯系,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做到黨組織對黨員管理的“無縫”對接。
薪酬獎勵+培訓活動,提升黨員向心力。為了帶動黨員“回家”的積極性,雙鳳開發區工委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從人性關懷的角度出發,在黨員用工、崗位培訓、薪酬工資等方面制定相關優惠政策,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此外豐富黨組織活動形式,不斷強化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勵他們主動亮明身份。為此,雙鳳開發區還專門出臺了《非公企業黨組織黨員活動積分制考核實施辦法》,對于主動亮明身份的且積極主動參加黨組織活動黨員,每人每月補貼100元為活動經費。
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雙鳳開發區非公黨組織的組建力度得到不斷加強,確保“哪里有生產活動,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和工作”,激發了黨組織和黨員活力。另外進一步提升了流動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強化廣大黨員黨性的自我提升,進而提升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