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_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_高清久久一区_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安徽先鋒網 ↑合肥先鋒網

長豐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

日期:2009/9/15     稿源:長豐先鋒網     人氣:154
      長豐縣不斷加大人才的教育培養和引進力度,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加快實現人口大縣向人力資源大縣的跨越,力爭到2012年,全縣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萬人,年均增長15%左右,人才密度達到7.46%。

  一是加大培養力度,聚人才。加大黨政領導人才的培養力度。每年調訓、輪訓黨政干部300人以上;實施黨政領導人才“育才計劃”,每年通過公開選拔考試,選送25名左右中青年黨政后備干部到國內知名高校接受一年培訓,一年后從中選擇10-15人赴境外知名高?;蛳劝l地區研修;建立200名正科級和600名副科級黨政后備干部庫,實行動態管理。加大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實施“百名現代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分期分批組織全縣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實施鳳還巢工程,鼓勵外出有成人員回鄉創業,舉辦微型企業創辦人培訓班,實行分類資助培養,提升創業能力。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重點培養財政、金融、工業、信息化、規劃、建設、教育、衛生、環保、農業等領域的優秀人才;每三年開展一次縣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評選活動;每年選拔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年輕專業技術人員到高校、科研院所培訓深造或實施訂單式半脫產培訓;每年招聘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事業單位、基層一線工作。加大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力爭到2012年全縣高級工及以上技能人才達到1000人;以各類職業學校為陣地,對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實施技能人才培訓計劃,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實施“十萬農民培訓工程”、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農村實用人才開發“121工程”,即選拔100名扎根農村的農技推廣骨干,造就2000名農業經營、營銷管理人才,培育10000名種養能手;采取“公司+協會+農戶”等模式,為農村實用人才發揮作用提供平臺;建立鄉土人才檔案,加強鄉土人才的培養、扶持和使用。加大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力度。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每年公開招聘5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擔任村書記助理、村主任助理,到2012年基本實現全縣每個村(居)有1-2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

  二是加大引進力度,吸人才。大力實施“引才工程”。建立人才柔性引進機制的綠色通道,每年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高級以上職稱的人才不少于50名;充分發揮省會轄縣的區位優勢,每年爭取引進1-2名高層次的“海歸”人才,到2012年,力爭全縣碩士以上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的高層次人才達到800人以上,新引進和培養急需的本科以上的財政、金融、工業、規劃、建設、節能、環保、法律等方面人才200名;充分發揮退職退休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建立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事部門在3年內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的檔案管理和人事代理服務;實施“百名高校畢業生儲備計劃”,通過民營企業自薦、國有企事業單位指定等方式,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見習期間,見習單位和縣里為見習畢業生提供每月不少于500元基本生活補助,見習期滿鑒定合格的,優先參加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鼓勵畢業生在見習企業就業。

  三是加大管理力度,留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設立長豐縣“突出貢獻人才獎”,每三年評選一次,重獎取得重大成果和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優秀人才;定期組織實施“技術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評選活動,評選表彰一批重才愛才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健全完善拔尖人才專項津貼制度,企事業單位有針對性地設立靈活多樣的特殊人才津貼。健全人才保障體系。加強社會保障政策落實的督查力度,督促用人單位按規定全面落實人才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各類社會保險;健全人事爭議仲裁和勞動監察制度,逐步建立用人單位和人才誠信檔案,依法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從2010年起,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的人才工作專項資金,專項用于人才的引進、培養、獎勵等,并根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工作的實際需要,逐年增加經費投入;建立繼續教育經費保障制度,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繼續教育經費,用于在職職工繼續教育。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以業績為重點,由品德、知識、能力、績效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積極探索主體明確、各具特色的評價方法,完善人才評價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評價的科學水平。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processed in 0.0469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