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一村官”
這樣的“村官”在這里,到底是作秀,還是真的“接地氣”呢?帶著疑問,記者跟她面對面,來了一次深入的了解。一問才知道,她還是個地地道道的老“村官”了,不知不覺,她已經在村官的崗位上戰斗了三年,而今年又通過考試,考上了省里考試錄用的村官。
Too young Too simple篇
這句英語是從她的口中冒出的,也用來形容前三年的自己,按著她自己的翻譯是“如此年輕,如此膚淺”。 2010年,她通過考試成為長豐縣第一批選聘村官。剛開始的時候有著那種“有一份暫時穩定的工作”的自豪感。那年她剛滿20歲,年紀輕輕,沒有實實在在接觸過農村,對“村官”這份職業,滿懷好奇,她認為只要很認真的去了解這份職業,多向前輩們學習、總結、提高,多與村干部、村民交流溝通、發揮自己所長等便能做好農村工作。但真正上任之后發現做起來很難,便也明白理論跟實際是有很大差別的,自己的所思是如此的膚淺。
金晶告訴記者,倒不是因為村民與村干部不好相處,而是固定的生活習慣與思維習慣。因為大學四年的輕松自由,讓她沒有很快習慣日復一日的上班下班,更不會習慣農村夜晚的暗淡孤寂,在學校心無旁騖,只讀圣賢書的這種思維導致她受不了委屈或者心甘情愿的做瑣碎的小事,“你可能也不能很好的理解與認同村干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這樣的情況很多也很正常。但選擇了就不能退縮,辦法總比困難多。”隨后她克服自己的嬌氣與任性,改掉自己身上存在的陋習,脫掉高跟鞋與村干部一起走村串巷訪農戶,從被機械的安排打字復印到現在擔任村委會副主任,主動抓工作并受到群眾認可,并連續三年獲得年度考核優秀。三年村官路雖坎坷也精彩,別樣的青春促使她很快成長,讓她變得踏實與堅韌不拔。
“女俠+實力派”篇
平時喜歡追求放松愜意生活方式的金晶開著一輛改裝的黑紅色小車,“車雖然不貴,但是我花了好多心思來改裝它,最得意的就是我的方向盤,還有發動機的聲浪,開起來很有賽車的感覺。”說著,她有些得意的晃了起了頭來,頗有“女俠”的風范,就是這樣一種性格,讓她的村官工作干起來膽大心細穩重,膽子大,別的女村官不敢干的事,她敢嘗試,心細:她比較在行文案工作,進一步規范自己村的軟件材料,做好村務黨務公開并積極對外宣傳;穩重:由于平時比較親和,善與人溝通,也樂于幫助村干部調節糾紛等等。她說這個村不一定會因為她的到來發生很大的改變,群眾也不一定會因為她大幅度增收,但只要踏踏實實地為百姓做點事,就會踏石留痕,就會在些許的工作中獲得真實的成長。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實力派。
柔情似水篇
如果說平時的性格多數體現在了工作中,那么在村官的體驗里,她說也多了很多人生的感悟,“加強組織、服務農民、促進和諧、歷練人生”是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的意義也是目標。歷練人生這四個字對她來說感觸頗深,原本以為走訪貧困家庭都是作秀的她,當親眼見到了孤寡老人、因病致貧家庭及留守兒童的無助,心里才真的泛起了酸楚,眼淚也不經意的在眼眶里打轉,那一刻明白自己應該也必須做出些什么,“縱有千般柔情,也要剛強堅毅的對得起自己的青春。對嗎?”這是她對記者笑著說出的富有哲理的話。
曾經的老村官,現又走上新的長征路,她說,現在的她會比三年前更加珍惜這份工作,因為感情的投入,因為更加希望在這份工作上展現基層大學生村官的風采,因為這兒有她揮灑的青春,用她的話說,她就是小小一村官,套用汪國真的詩句說,“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姚曉誠)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