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三不”干部換屆“竄紅”
“提拔要順利,功夫在平時”。新一輪的換屆工作開始,正值“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對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有著十分重要意義。然而,很多信奉“好人”主義,責任面前推諉,榮譽面前伸手,熱衷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處事圓滑、討好賣乖、不堅持原則的“好好先生”也開始“活躍”起來,會跑、會說、會報告,拉關系、搞幫派“一團和氣”,嚴重影響換屆工作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故而在四級換屆過程中,各級組織部門要堅決把換屆工作中中央提出的“5個嚴禁、17個不準”的紀律要求落到實處,樹立“三個不吃虧”選人用人導向,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
不讓“靠不住”的干部得利。干部靠得住,事業發展才能靠得住。老實人往往就是思想務實、作風扎實、生活樸實、不事張揚、默默奉獻,對黨忠誠、高度負責,誠實正派、表里如一,不爭名利、不計得失,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專注本職、甘于奉獻的人,這些就是靠得住的人,就是組織部門值得重用的人。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要求全黨同志“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不讓老實人吃虧,關鍵是要引導各級干部撲下身子、埋頭苦干,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積極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政績,推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不讓“做不實”的干部得利。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干事是黨的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職責,一個干部只有通過多干事、干成事,才能讓組織放心、人民滿意。做得事,就要始終保持一種不懈追求、拼命硬干的精神狀態,牢牢把握和用好機遇,心無旁騖的全身心投入黨的事業;做得事,就要有干事的本領、務實的能力,要虛心學習身邊的先進、優秀、典型,不斷充實自己的能力,真抓實干、勇于擔當,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腳踏實地、務實高效、精準到位。我們要堅持憑實績用干部,把那些敢于擔當,有膽略、有魄力,對事業充滿激情的干部大膽起用,讓做得事的有機會、有舞臺、有地位,不能讓做得事的老實干部吃虧。
不讓“沉不下”的干部得利。放下身段、沉下身子,爭當“泥腿子”干部是一種綜合素質,是德、才和作風的綜合表現。基層干部要沉下身子、放下身段,心貼心地真誠與農村拉近距離,更好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慮,幫民之所需,做到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通過面對面與百姓交流,就“三農”問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做到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真正讓人民群眾參與,要有群眾的聲音。對于群眾急需辦、希望辦的事情,就當想盡辦法、竭盡全力、創造條件去辦。組織部門在選人用人時,就是要重用那些撲得下身子、沉得了性子,扎實做事、老實做人、不事張揚、默默奉獻的干部,重要那些工作“硬打硬”、作風“實打實”,與群眾“心貼心”的干部,“不讓埋頭苦干的老實人吃虧”。網友:蝸牛的背殼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