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鎮:三要素構建脫貧攻堅“高速列車”
吳山鎮樓西村地處江淮分水嶺嶺脊,地勢高低不平,缺水易旱,農民人均純收入相對偏低。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鎮村利用該村有種植南瓜的歷史傳統,因地制宜推行“扶貧基地+N”模式,種植奶油南瓜近3000畝;實行“三統一閉環”發展方式,引導貧困戶廣泛參與,打造形成了以奶油南瓜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樓西村圍繞特色產業打磨三個要素,構建出脫貧攻堅路上飛馳的“高速列車”,把“特色”變成優勢,把優勢推向勝勢。
一是找準產業鋪好“長鐵軌”。吳山鎮立足實際,通過走訪考察,詳實了解樓西村的資源稟賦,同時調查相關經營主體的建議,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市場需求。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奶油南瓜產業,建立扶貧產業園,引入并培育龍頭企業,進行新品種培育展示、新技術示范推廣,如今奶油南瓜種植面積近3000畝,村集體年收益15萬元,貧困戶受益49戶,共計92人。在2020年脫貧攻堅決勝年,樓西村始終牢記要致富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道路,堅持繼續發展特色產業,為打贏攻堅戰鋪好“長鐵軌”,為完成脫貧夢鋪好“致富路”。
二是頭雁帶動做好“火車頭”。“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農村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為帶動貧困戶脫貧,一開始,樓西村“兩委”黨員干部自己流轉30畝土地開始試種,逐年帶動農戶發展產業。作為基層的黨員干部自覺擔當示范責任,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形成“頭雁效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引領當地群眾共同發力。其次特色產業要想發展好,無疑要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樓西村扶貧產業園匯聚了安徽岸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英菲奈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企業、1個專業合作社、1個家庭農場,初步建立起“企業+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的發展模式,使參與南瓜種植的貧困群眾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通過完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緊密利益聯結,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精準扶貧和農民增收上來。
三是廣泛參與組好“動車廂”。在2020年樓西村繼續深挖“扶貧基地+N”模式,在產業園實行統一供種、統一培訓、統一收購的“三統一閉環”發展方式,通過扎實有效的措施,讓貧困群眾有資源、有技術、有目標,激發參與脫貧的內生動力,分享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村兩委干部積極引導當地貧困群眾,廣泛宣傳動員,激發群眾理想,堅定“我要脫貧”的信念和信心,目前該村的4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37戶參與南瓜種植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