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黨建+”精準施策 鋪就脫貧致富幸福路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杜集鎮各黨支部為貧困戶“量體裁衣”,開展技能培訓、介紹務工,做到“授人以漁”,使他們掌握就業本領,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幫扶干部解憂,技術培訓增動力
“現在溫度還沒上來,龍蝦鉆籠的不是很多,但每斤能賣到20來元,價格挺好的……”杜集鎮大李村龍蝦養殖戶李銳正在捕小龍蝦,滿臉都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2015年正在干農活的李銳突感身體不適,倒在了田里,被送往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后,查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鼻竇炎等多種疾病,家里的頂梁柱倒下了,16畝地只能白白荒廢,生活壓力變大,變成了村里的低保戶。2016年李銳被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銳有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想法,但苦于摸不到門路。“缺技術,聯系農技人員全程為你指導,免費讓你參加龍蝦養殖技術培訓班,帶你到周邊養殖基地參觀學習……”幫扶的機關黨員的這些話讓李銳吃下來定心丸把自家的4畝田地整理成“蝦塘”,和妻子開啟了小龍蝦養殖之路。2016年李銳靠著小龍蝦“跳”上了致富路,純收入2萬余元。靠著紅紅火火的小龍蝦,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帽”,還干出了一番“小事業”。生活好轉的他于2018年主動提出退出低保。
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杜集鎮各黨支部為穩定脫貧成果,積極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形成產業,樹立自主脫貧意識,并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采取政策兜底等方式精準發力,讓貧困戶無后顧之憂。
選派書記牽線,消費幫扶強信心
“你負責養,我負責賣。”廟后村第一書記嚴安在貧困戶李海峰家扔下這句話后,這個貧困家庭沒了后顧之憂。隨后嚴安聯系了幫扶單位縣衛健委,在各個幫扶群里發出消費扶貧的倡議。消息一經發出便引起眾多干部職工的關注,領導干部帶頭下訂單,機關食堂批量訂購,幫扶人大力支持。有了這么多的買家,李海峰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真是太感謝扶貧工作隊和縣衛健委了。有了你們的幫助,我的雞鵝才不愁銷路,真是幫扶到了我們老百姓的心窩里了!”李海峰熱淚盈眶,感動的不知所以。
村黨支部保障,增崗就業穩民心
“跟著支部走,打工有門路;跟著黨員干,生活不用愁。”杜集鎮各基層黨組織精準施策,讓“黨支部+”的創新理念助力脫貧攻堅。
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復工就業的影響,廟后村黨總支部創新出“無接觸式”的招聘搭橋模式,聯系本村在外創辦企業的成功人士,利用微信視頻線上幫助企業與求職者溝通聯系,通過這樣新穎的招聘方式,幫助了10余人成功就業。杜集鎮各黨組織設置鄉村公共衛生、消毒保潔、人居環境整治等臨時公益性崗位為有就業意愿卻因為家庭等原因而無法外出就業的貧困戶提供崗位139個,實現貧困勞動者就業78個。(林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