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文圣區小屯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5月31日,在文圣區小屯鎮釣水樓村草莓采摘園,不少游客前來品嘗鮮果、采摘游玩。該村黨支部發展現代觀光農業,全力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而這只是小屯鎮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文圣區小屯鎮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開拓思路,攢干勁、覓方法,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主動破解制約發展瓶頸,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鎮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
創新運營渠道,加強發揮黨支部主導作用,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在下麥村,由村黨支部牽頭注冊成立的“下麥農業公司”,按照農業公司入股下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流轉土地50畝,建起了大棚21棟。農民與吉林市金色秋天香瓜生態園區合作,引進高品質高價位香瓜新品種,建起了甜瓜種植基地。下麥“羅袓甜瓜”的知名度隨即打開,農民也富了起來。
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壯大農業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項目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發展動力。今年,冮官村大榛子在原有種植基礎上擴大栽種面積增至4000畝,連帶發展中草藥黃精、筆管菜、大菇娘等種植產業,基地規模逐漸形成,經濟效益也初步顯現;以黨建探索特色產業發展,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帶動資金、土地、技術等優勢力量聚集,實現種植產業發展與黨建工作互促互進。隨著與合作社、企業合作力度不斷增強,以冮官大榛子基地為首的農業產業項目紛至沓來,東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期大棚已經竣工。用于建設冷庫、晾曬、深加工于一體的二期工程也正在籌建,投產后當年即可實現出口創匯;高城子村投資入股了鴻鑫養殖場、英守村投資入股了東惠種植合作社、寶鏡上麥村投資入股遼陽鼎昊運輸有限公司等,簽訂入股合同,并按投資額給農民保底分紅。
農民富起來,鄉村美起來。該鎮依托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借力太子河兩岸觀光路線的便利交通條件發展文旅產業。“崴子-上平-冮官”文旅綜合體項目正是依托各村獨特的優勢稟賦打造的。十里畫廊、羅祖香瓜、上平滿族風情村、冮官窯博物館……一批精品文旅項目正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小屯鎮也成為更多游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綜合定位選派干部,合理發揮優勢促振興。小屯鎮黨委對選派干部進行科學定位,讓下派干部與群眾能更好地緊密聯系,迅速進入角色,并將新思想、新辦法帶到基層。熱情接待來訪群眾,認真分析群眾困難,深入黨員、農戶家了解村情、民情,根據實際情況撰寫意見建議,從培養發展黨員、后備干部入手,為黨組織注入新活力。
改善組織活動場所,提升為民服務水平。為方便老百姓辦事,該鎮對全鎮12個村、2個社區的活動場所重新布局規劃,便民服務站可同時滿足辦公和服務群眾的雙需要,改造項目惠及全鎮居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