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莊墓鎮劉淺社區:黨建“1224”工作體系打造亮點新特色

莊墓鎮劉淺社區位于莊墓鎮206國道東側,總面積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21.5畝,3個自然村莊,1個自然新村。現有農戶1053戶,3143人。今年以來,莊墓鎮劉淺社區把黨組織建設作為推動社區發展的主要抓手,立足社區實際,聚力黨建“一二二四”工作體系建設,推動工作在創新中提質,不斷提升黨總支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引領發展的能力,鄉村振興填動力。
一個中心統籌發展維度。以“抓黨建,促發展”為基本準則,牢牢牽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筑牢政治根基、把穩發展方向。莊墓鎮劉淺社區黨總支共有黨員63名,下分兩個黨支部和四個黨小組。一直以來,劉淺社區始終以“抓黨建,促發展”為基本準則,牢牢牽住黨建工作這個牛鼻子,筑牢政治根基、把穩發展方向。充分發揮黨總支統領全局、協調四方的領航作用,用黨支部建設帶動社區各領域協調發展、共同推進。
兩個分類提高服務精度。黨員分類管理。按現居地將黨員劃分駐村黨員和流動黨員兩大類。流動黨員共21名,采用流動黨員證管理法,憑證參與流入地黨支部組織生活,通錄活動詳情,反饋先進經驗,通過黨員個人架起黨支部間互動交流的橋梁。社區駐村黨員共42名,按年齡分為青年黨員、老年黨員。通過設崗定職,分配任務,公示上墻,夯實黨員職責,樹牢先鋒旗幟。駐村青年黨員設定社區扶貧、環境整治、計劃生育等協助崗位。駐村老年黨員設定維穩信息員、公共服務監督員、務工信息員、招商信息員、社區志愿者等角色崗位。其中,專業技術過硬的黨員則由社區干部牽頭,向群眾傳授先進技術,帶動創業就業。通過精細化分類,實現黨員準確定位,推動“促、轉、改”落到實處。群眾分類服務。提升服務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實現“因人服務、按需服務”。劉淺社區黨總支開拓群眾分類服務法,把社區群眾分為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普通群眾五大類,聯合鄉鎮部門、志愿服務隊定期對各類群眾開展關愛幫扶活動,關注特殊人群心理動態,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兩個聯動加大治理力度。黨建+社建聯動。圍繞“以黨建促社區治理”理念,堅持社區黨建工作“一事一議”,讓社區建設凝聚民智民力、融合民心民意。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社區活動、城鄉互助計劃、愛心課堂、社區協商、志愿者培訓“五社聯動”法,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黨的組織建設同社會建設的互聯互動的良好局面。在黨總支的統領下,劉淺社區培育出草根組織7個,社區志愿者8名,確保社區服務精準到位、社會保障安全牢固。黨建+警力聯動。劉淺社區通過聯合民警力量,為社區群眾解決問題糾紛防范社會風險,有效推動社區治理創新,保障社區長治久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四級架構提升愛民溫度。莊墓鎮劉淺社區黨總支搭起“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四級架構,借助“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引導黨員積極作為,通過“探、談、議、斷”四步行動,為民解難排憂。黨員探問題。駐村黨員分片走訪,感知群眾冷暖,了解群眾需求。小組談問題。黨小組會議對村內重大事項及群眾反映問題座談收集意見,明確民心所向。支部議問題。黨支部會議反饋群眾意見,結合社區實情,商議初步方案。總支斷問題。黨總支會議商討決定,確立實施方案。通過決策方案、實施結果雙公開,讓群眾全程參與問題解決、全程監督決策實施。
莊墓鎮劉淺社區在“一二二四”工作體系的推動下,黨建工作得到有效加強,搭建了基層社區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臺,有效推動了社區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撰稿人:商凡;審核人: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