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多舉措并行強化鄉村干部隊伍建設

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鄉把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積極探索村干部隊伍建設新機制,以擇優化、年輕化為基礎,著力推動村干部隊伍優化提升,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村干部隊伍。
高標準選拔強隊伍。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政治標準、明確選任條件。在換屆選舉工作中堅持“能人治村”的理念,選拔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黨員群眾擔任村干部。在村級后備干部的儲備上,始終把嚴格標準貫穿選拔工作全過程,明確35周歲以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等硬性條件,通過筆試、面試等環節選拔政治素質較高、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加入到農村基層干部隊伍。2022年和2023年,全鄉共招聘村級后備干部2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達75%。
多方面培育提能力。重點圍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業務能力提升等內容組織開展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鄉村干部履職能力培訓,實現“兩委”干部全覆蓋。新進后備干部到崗即培訓,聚焦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工作業務水平,優化培訓方案、注重黨性教育,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風廉政建設、業務工作能力等學習培訓,幫助年輕干部提高站位、提升能力。有計劃安排符合條件的村“兩委”成員參加學歷提升教育,有效解決村干部學歷層次偏低的問題。
全方位監督轉作風。明確工作責任目標,完善考核辦法,把集體經濟增收、產業項目發展、黨組織建設等作為基層黨組織和村干部履職考核的重要內容。根據不同考核等次對村干部報酬實行差異化管理,有效激發村干部工作積極性。暢通后備干部成長成才渠道,有計劃地讓后備干部到吃勁崗位、重要崗位上提高綜合能力。以新年“開門一件事”為契機,鼓勵后備干部參與“網格大走訪”活動,深刻領悟“四事四權”工作法的意義,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好群眾基礎、接受群眾監督,充分調動后備干部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撰稿人:扈孝瑋,審核人:唐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