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陶樓鎮:找準“三要點” 開啟鄉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長豐縣陶樓鎮緊盯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找準鄉村治理的基點、支點和力點,為鄉村治理筑根基、構格局、增活力,提高新時代鄉村治理效能。
以黨建引領為“基點”,聚焦組織作用發揮,為鄉村治理“筑根基”。以星級黨支部創建為抓手,以高質量黨支部建設助推鄉村治理效能升級,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與鄉村治理相融合,筑強鄉村治理堡壘,為鄉村治理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全力消除鄉村治理“梗阻”,瞄準人居環境、鄉風文明、基礎設施、便民服務等群眾關切問題靶向突破。將主題黨日活動作為發揮黨員先進模范作用的主戰場,提升支部紅色凝聚力,組織引導全村黨員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打通為民辦實事的“最后一公里”。陶西社區開展“紅色馬甲志愿服務”活動,組建一支由社區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服務隊,先后幫助社區區30多戶群眾實現微心愿,引領建設“紅色社區”。觀美社區以黨建引領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組織黨員群眾在全社區范圍內開展4次“愛社區愛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清理公路沿線、村主干道、農戶院落垃圾,持續提升村容村貌。
以多網合一為“支點”,聚焦服務觸角延伸,為鄉村治理“構格局”。落實多網合一要求,各村社區以村民小組、黨小組為單位統一劃分網格,將黨建、綜治、應急管理、鄉村振興等各類網格有效整合成“一張網”。全鎮共建立網格97個,配備網格指導員73人,網格長88人,網格員330人。發揮社區網格員及“五老”人員在開展政策宣講、調處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中的“主力軍”作用。新豐社區已調解各類小矛盾66起,化解累積田租糾紛1起,家庭常年矛盾2起,重點工程糾紛1起。陳祠村針對村居內28名獨居老人和26名分散供養老人進行常態化走訪,古城社區建立“紅黃綠”三類人群臺賬,確?!凹t色”人群每日一走訪。將日常走訪和集中、重點、專項排查相結合,實行黨員干部坐班制、民事網格員代辦制,幫助群眾繳納醫保及養老保險、辦理低保申請等手續,收集群眾需要到鎮辦理事項120余個,并全面推行幫辦代辦。
以合作共治為“力點”,聚焦互動平臺搭建,為鄉村治理“增活力”。落實“四事四權”工作法,鼓勵群眾說事、推動代表議事等協商互動,對村級重大事項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公示公開,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依托“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加強群眾對村(社區)小微權力的監督,促進村(社區)事務公開透明運行。整合村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口小廣場、黨建微陣地等場所,搭建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村口說事”“田間地頭懇談會”“板凳會”理事議事服務平臺,暢通聽民聲渠道。陶西社區整合“社區e家人”線上平臺與“民情茶室”線下平臺,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5場次,受益群眾800余人次。新豐社區建立積分獎勵制,圍繞鄉村治理形成加減分清單,引導群眾主動發現上報問題,實現“小積分”撬動“大治理”,已帶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213人次,發現解決人居環境問題16件、解決群眾點單訴求31件。(惠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