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陶樓鎮:網絡“精耕細作” 激活“動力引擎”

陶樓鎮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星級支部創評建設實際,提升網格治理服務意識,以隊伍建設、群眾參與、化解矛盾為抓手,激活鄉村治理效能。
網格提質+隊伍建設。村(社區)優化優化網格管理框架石集社區整合老黨員、企業職工、熱心參與村里事的“和事佬”等人才資源組建“紅雁助老”、環境衛生整治、移風易俗3支志愿服務小隊,組織開展黨員與群眾結對、承諾踐諾、設崗定責、志愿服務等活動,推動網格力量集聚。古城社區以支部及下設網格為“小單元”,建立“干部聯系群眾、黨員聯系群眾”工作模式,主動對接防溺水宣傳、社保卡更換等應季工作及時完成,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開展代辦事項、愛過衛生清理等上門服務連接民心,利用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四事四權”工作法推進營造社區治理“信用為先”優良氛圍。
網格治理+化解矛盾。黨員干部帶頭加“力度”。村黨組織書記牽頭成組,將群眾意見與“四事四權”工作法、“我為群眾辦實事”機制相銜接,從文明創建、人居環境、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涉及群眾身邊切身利益的工作抓起,變群眾上訪提意見為黨員走訪收意見;通過遍布在網格脈絡中的網格員,及時掌握矛盾糾紛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信息;賦予“五老”鄉賢、老黨員志愿者調解員身份,牢牢把握調處矛盾糾紛的主動權、話語權。2023年截至5月共登記糾紛在冊124件,就地化解80起。宣傳教育細化提“精度”。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安徽省信訪工作條例》等文件政策納入組織活動的學習、宣傳和研討重要內容;開展廉政教育、黨章教育、鄉村振興法律法規等專題培訓;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為契機,以“四議兩公開”制度為保障,微信、走訪為媒介,重點開展法治宣傳、上訪合規合法、政策解讀等活動為途徑,確保在村工作人員、網格隊伍本領強化,群眾聽得進、能理解、有渠道。今年以來,村(社區)共開展信訪工作學習宣傳教育活動6次,開展工作專項培訓2次,參訓人員達1080余人次,開展各項理論宣講宣傳活動23次,覆蓋3500余人。
網格服務+群眾參與。全鎮持續推廣“四事四權”工作法,杭崗社區以黨建微陣地及老年愛心助餐點為依托,建立“民聲驛站”群眾說事、議事平臺匯集社情民意,設村村民監督匿名信箱鼓勵村民參與管理,完善網格“一張網”,開村民“板凳會”“茶話會”談錢議事,村民一致決策股份經濟合作社流轉村民閑置土地2400畝,村集體自主經營同流轉企業共發力,水稻、小麥、油菜、高粱分主體種植,建設創業扶貧廠房,發展大棚經濟、光伏經濟,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破百萬大關。石集社區運用村級公開欄和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線上線下每月實時更新黨務、村務和村級集體經濟事務,居務監督委協助黨支部對社區工作者進行考核,圍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農業產業結構、土地“增減掛”等村級重點工作,開展民主評議大會并公開評議結果,做到村情都知曉、意見大家提。新豐社區以黨支部為中心,有機聯合鎮相關部門、非公黨組織和包聯企業力量,開展桃花源景區旅游廁所改造提升,鋪設廣場、改造生態停車場、中心村改造,同步推進328戶村民改廁工作,全面帶動居民共創美好家園。(編撰:任偉,審核:周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