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義井鎮:“黨建+信訪”深度融合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為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近年來,義井鎮緊扣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以平安建設為載體,以矛盾糾紛化解為重點,用心用情解開群眾“心結”,深入排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維護全鎮社會秩序安全和諧穩定。
強化黨建引領,壓實工作責任。義井鎮黨委政府著力實踐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上做文章。鎮黨委書記作為基層治理第一責任人,明確由鎮政法委員具體抓,各分管領導和部門齊抓共管,各村(居)黨組織書記壓實包保責任,做到矛盾隱患第一時間摸底排查、第一時間分析研判、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為及時就地化解信訪矛盾,義井鎮建立信訪件專班工作組,實行“1+3+X”工作法,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紀委書記、政法委員、組織委員任副組長,鎮紀委牽頭,有關部門配合協助,專辦鎮村干部投訴件。開通投訴舉報熱線,到村上墻,鼓勵合法合理投訴檢舉,從源頭抓干部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
強化源頭預防穩控,有效化解矛盾。為充分發揮信訪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義井鎮建立信訪數據月報分析機制,通過分月整理匯總,編寫信訪月報,對信訪案件的重復率、辦件率、上漲率等進行分析研判,找準原因,預判形勢,提前穩控和化解。月報分析報鎮主要負責人,在每月工作例會上對信訪工作倒數村(居),通報扣月度考核分,對久拖不決的信訪案件,派單到人,壓茬督促。召開月度、季度、年度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點對點調度疑難雜癥,分析討論信訪動態,針對性提出解決策略,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和依據。
強化多元調處,打造糾紛化解“凈水池”。要想小事不出村,網格化管理是關鍵。義井鎮立足地方實際,發揮“五老”優勢,深入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四事四權”工作法推廣以來,義井鎮結合自身特色,融入“義”字文化,建立“五老”人員信息庫,在各村(居)組建“義家人”調解工作室,通過網格走訪,發揚人熟、地熟、事熟“三熟”優勢,廣泛開展問題協調、信訪化解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中。今年以來,全鎮19個村(居)“義家人”調解工作室共收集調解民事糾紛103起,通過黨建引領化解村民小糾紛,促進鄰里大和諧。
強化普法先行,加大宣傳引導。義井鎮始終堅持以法治精神、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平安建設邁向新高度。一是加強全民普法,組織村“兩委”、黨員志愿者、村民代表等力量,常態化開展各類普法活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禁毒防邪、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識宣傳活動24場次,共計發放宣傳單頁30000余張、張貼標語200余條,建立法律服務微信群19個,通過微信群發送“以案釋法”案例,提供各種線上法律咨詢等服務,不斷增強群眾法治意識。二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資源,打造文化陣地,以德治厚植文明鄉風,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根據各村實際,制定“接地氣”的村規民約,把文明衛生、社會治安、鄰里關系、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納入約定事項,大力倡導文明節儉鄉風,營造了全民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撰稿人:閆雨禾 審稿人:仇多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