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楊廟鎮:聚焦“紅色”領航 加快產業發展
近年來,楊廟鎮按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通過“組織帶動、人才支撐、模范帶頭”,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驅動力,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轉型發展。
抓基礎打地基,夯實鄉村振興“支腳架”。火車跑的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發揮“領頭雁”作用,落實黨支部書記第一責任,楊廟鎮通過提高農業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村(社區)年度考核的比重,激活村書記干事動力。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新一屆村“兩委”平均年齡44.6歲,其中35歲以下年輕干部47人,高中以上學歷的占比91.7%。優化黨員隊伍,堅持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要求,注重從35歲以下選取發展文化程度較高、帶動能力強的致富能手以及返鄉創業務工人員入黨,為黨的發展提供優質、新鮮血液。
聚焦人才培養,充實鄉村振興“智力庫”。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楊廟鎮充分發揮“馬郢計劃”影響力、吸引力,招募32位創客加入,成立32家經營主體,覆蓋涵蓋餐飲、住宿、文創、陶藝、扎染、馬術、農耕等文旅業態,為鄉村振興帶來不一樣的活力。人才不僅需要“引”,更需要“育”。楊廟鎮利用現有19個遠程教育站點和1個學用示范基地,組織開展各類農業技能培訓30余場,惠及黨員群眾500余人。楊廟鎮利用遠教優勢注重“土專家”培訓,激活本土人才的經驗優勢。
創新發展模式,樹立鄉村振興“排頭兵”。楊廟鎮通過與安徽農墾公司積極對接,在大路村開展懇地合作,蹚出了國企+村集體合作社+高素質農民”的鄉村振興模式,形成了可推廣的“大路經驗”,大路村2022年經營性收入破千萬。馬郢村以“馬郢計劃”為發展契機,以“老師指導、老板興業、老鄉致富”為發展理念,通過實施“引企到村”、“引技到戶”、“帶富到人”、的“雙引一帶”舉措,帶領群眾走向共同富裕。2022年馬郢村獲得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馬郢農耕文化實踐營地(國家級)等榮譽稱號。(撰稿人:魏嘉明 審核人:楊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