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三鄰驛站”著力凝聚基層治理向心力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社區治理難題,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服務群眾、安全防范、文化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創新打造“三鄰驛站”,著力凝聚治理向心力,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聚鄰“連心站”,構建“零縫隙”黨群關系。立足基層工作實際,抓黨建、優治理、強服務,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延伸組織“末梢”。按照“地域相鄰、方便管理、便于服務”原則,18個社區共成立60個小區(片區)黨組織,劃分114個網格,設立77個基礎網格長,不斷優化“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紅色小管家—樓棟長”四級紅色網格矩陣,為基層治理提供有力的網格支撐。激活黨員“細胞”。全區增設黨員示范崗13個、黨員責任區41個,圍繞技術創新、突發應急、志愿服務等工作成立黨員攻堅隊76支,采納黨員“金點子”303個,結合“四到家、六必訪”工作機制,制定“為民辦實事清單”共439項。傳承紅色“基因”。吸納道德模范、退役老兵、各領域能人組建“紅色宣講隊”以及30余個“先鋒助學團”,依托社區理論宣講室、小區紅星驛站等線下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線上媒介,開展各類紅色教育、感恩教育51次,教育覆蓋8700余人。
睦鄰“議事站”,推進“零盲點”樓棟治理。緊盯基層治理的重點、難點和堵點,精準發力,推進重點環節實現新突破,提升協同治理能力。匯聚治理智慧。在轄區18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49個黨群服務站、18個紅色驛站分別設立了“紅色點單臺”,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定期到民意收集點開展民意收集20次,廣泛征集民意340余條。議定治理制度。以區黨工委為核心,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科學劃分了114個網格,設立77名基礎網格長,構建長效管理體系,以每周一梳理“需求清單”,每周五匯總“工作清單”和“問題清單”,有效推動整體工作落實落細。化解治理難題。搭建“圓桌會”“黨群議事會”等6個議事平臺,開展“家門口”的睦鄰調解183次,組建由專職調解員、片區民警、居民律師、紅色小管家共156名成員的調解團,截至目前,以各網格小區黨組織處理問題清單統計,共收集社情民意64條,處理矛盾糾紛30條,為民辦實事24件。
便鄰“服務站”,提供“零距離”暖心幫辦。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群眾所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提供站點通辦。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18個“全科代辦窗口”,將民政、就業、衛健等10余項服務事項納入窗口統一受理。配備專門工作人員,采取業務整合歸并、重構辦事流程、統一收取申報材料等方式,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2300余人次。鏈接部門協辦。持續深化黨建聯席會議、“雙報到”等制度,整合22家駐區單位資源,采取居民“點單”、社區“派單”、單位“接單”的“菜單式”基層治理模式,聯合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歡慶節日等活動170余場,協辦解決“疑難雜癥”問題460個。鼓勵鄰里幫辦。將居民自治與網格化管理有機融合采取“網格黨支部推薦+居民自薦”的方式,建立幫辦志愿服務隊21支,重點為轄區特殊困難群體提供日間照料、上門送診、代繳代辦等服務 200余次,確保志愿服務常態化、精細化、多元化。(撰稿人:陳孟琦 審核人:吳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