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朱巷鎮:深化“四度”措施提升黨員教育管理質效

近年來,長豐縣朱巷鎮在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持續發力,以“固基礎、創形式、施準策、強運用”為抓手,推動黨員教育管理規范化、常態化。
加強力度,夯實教育基礎。把謀劃好、組織好黨員政治理論學習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牢牢抓實“第一議題”制度。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政治理論學習的第一議題,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逐條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制定年度黨員教育管理計劃,嚴格落實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嚴格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和監督,全面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切實增強黨員干部政治性、原則性。突出發揮頭雁效應。以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率先垂范,強化思想引領,以“開年第一課”吹響黨員學習教育開篇“沖鋒號”,緊密結合改革發展、安全穩定、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實際,教育引導黨員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目前已組織開展講黨課活動42場次,其中各黨組織書記在“七一”建黨103周年圍繞紀律開展講課15場次。
延伸寬度,創新學習形式。立足黨員教育新形勢新任務在教育形式上發力。注重內外互通。聚焦“引進來”,邀請省委黨校和縣委黨校講師開展理論精講,邀請土地、農業方面專業技術人才等開展特色共享,2024年上半年共開展分類授課15場次,其中開展農業政策解釋、自然資源和規劃政策解讀等課6次,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宣講、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宣講、《條例》解讀、黨員輪訓等9次,覆蓋1100余人次;聚焦“走出去”,組織40余名鎮村干部到江浙等村集體經濟發展優越的地方觀摩學習新經驗,組織13個村(社區)“兩委”到肥東、廬江等實地學習考察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對標先進,提升綜合能力水平。注重上下互連。依托鎮黨委黨校、各村居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議事亭等教育基地,圍繞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安全生產、基層治理、普法宣傳等重點內容開展培訓講座和現場教學;依托“長豐先鋒”、“安徽先鋒”、“共產黨員”、“學習強國”等理論學習平臺搭建“隨心課堂”,推送網絡課程超千次,實現黨員教育培訓線上線下全覆蓋。注重集中學習、紅色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結合。通過冬訓春訓等形式組織開展組織集中培訓,利用紅色資源開展現場教學,弘揚革命精神,通過警示教育基地開展零距離教學,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一年來年鎮村黨員干部春訓培訓覆蓋1290人次,先后組織41個黨支部到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合肥黨史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組織40余名黨員干部赴蜀山監獄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增強法紀廉潔意識。
把控精度,分類合理施策。根據不同類型的黨員,結合實際情況,有重點、分步驟地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用好“指尖課堂”。針對相對分散的流動黨員,以發送微信有聲書、郵寄學習資料等形式動員流動黨員開展自學,確保每名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目前已向308名流動黨員郵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書籍。開通“宅式課堂”。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黨員,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傳達有關精神、領學學習書籍。截至目前已開展上門活動180余次,開展“七一”走訪活動,慰問困難黨員36人。創新“靈活課堂”。針對離退休老黨員,依托“老年大學宣講團”,邀請老黨員為年輕黨員宣講先進事跡,錘煉黨員黨性,增強黨員思想覺悟。目前已開設“黨課講堂”5場、受眾黨員群眾達300余人次。同時,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在工作經驗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余起。
融合深度,轉化學習成果。朱巷鎮注重將黨員教育管理與中心工作緊密融合。爭當“頭雁先鋒”。圍繞政策法規宣傳、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化解、便民服務代辦等領域,創新實施“黨建+網格管理”的模式,將400余名在村的農村黨員量化到網格,用網格“撬動”大擔當,讓農村黨員主動“亮身份”,積極參加村莊清潔行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增減掛鉤等項目監督。組建“紅色隊伍”。組建引導農村黨員主動參與到黨員“紅色先鋒”志愿服務隊、五老議事隊伍中去,組建“紅色先鋒”服務隊15支,以“黨建+志愿服務”活動等形式,在村集體經濟發展、移風易俗、信訪調解、社會治理等工作中發揮作用。(供稿:袁曉勤;審稿:鄧兆玉)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