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何崗村:用好“加減乘除法”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近年來,長豐縣杜集鎮何崗村堅持黨建引領,不斷探索黨建工作新方法,在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不斷找方法、創形式、樹起點、挖亮點,優化網格管理,構建覆蓋全面、配置合理、服務高效的網格化管理和服務體系,凝聚共建力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做足“加法”,黨建管理更精細。基層治理工作不僅需要黨員干部解決好基層治理中的“堵點”,解開群眾心中的“疙瘩”,更需要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積極探索以黨建為引領、支部發動、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根據村居人口分布、村組布局、黨員分布等因素,建立“黨建+網格”模式,把黨員納入網格治理中,推動黨支部資源力量整合到一線、服務群眾深入到一線。根據黨員活動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婦聯活動等,建立“黨建+志愿”“黨建+文化”“黨建+公益”“黨建+……”逐漸成為基層黨建新模式。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黨建“繡花針”串起了基層治理“千根線”。
做好“減法”,群眾辦事更快捷。何崗村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網格化治理為基礎,堅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搭建起村民家門口的服務陣地,整合信息員、宣傳員、調解員、辦事員,宣傳各項民生政策,常態化開展愛老助老、移風易俗等志愿活動,傾聽民聲,了解村民的生活情況和需求,發現并解決各種隱患性問題;同時發揮各村民組微信群的作用,群眾有任何問題可在群內反映,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實現群眾訴求隨時反映、隨時響應、隨時解決。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做活“乘法”,隊伍力量更聚集。何崗村以黨支部為支撐,以黨員和網格員為主體,充分調動年輕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充分發揮老黨員、老教師、離任村干部威望高、人緣親、地里熟等多元主體40余人,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化解鄰里糾紛。同時聯合民警、法律顧問等司法力量進駐網格,開展法治入戶宣傳、法律講座及相關政策解讀等形式強化群眾的法治觀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3次,反詐防騙宣傳6次,發放宣傳材料300余份;培養法律明白人骨干7人,為群眾調處各種矛盾糾紛30余件。多元化網格隊伍體系的建設,不僅凝聚合力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實現服務群眾的“乘法”效應。
做實“除法”,鄉村治理更和諧。為及時排除隱患,了解社情民意動向,引導群眾合法表達訴求,創造和諧宜居的鄉村環境,何崗村黨員干部和網格員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到田間地頭“沾泥土”,去河邊溝旁“接地氣”、在群眾家中“拉家常”,使矛盾“見之于早、防之于小、解之于芽”,從源頭上預防社會矛盾的產生,增加社會和諧的因素。組建治安巡邏志愿者隊伍,立足維護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防汛防火等重要環節,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同時在重要節假日期間,積極開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類主題宣傳活動。2024年以來,何崗村無群體性事件、無安全事故等案(事)件發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撰寫人:李雪;審核人:徐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