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大李村:“三化”戰略提升黨群活動中心服務利用率

近年來,杜集鎮大李村黨組織在黨群活動中心的規范化建設上持續深耕,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通過實施“標準化、便民化、精準化”三化戰略,積極探索黨群服務陣地的創新運營模式,提升服務中心的利用率。
標準化筑基,強化功能“陣地圈”。大李村黨組織致力于提升黨群活動中心的核心效能,精心規劃并優化功能布局,形成以日常辦公、綜合服務、黨群活動及休息區域為基礎的“2+N”模式架構。中心內,設置1個便民服務大廳與黨員活動室作為主要功能區滿足基本的辦公與活動需求,積分超市、農家書屋、婦女之家、居家養老服務站等N個特色功能區則發揮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讓黨群活動中心成為群眾信賴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同時,大李村黨組織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借助社區工作者或者村后備干部的招聘工作,著力選拔打造了一支業務精通、服務全面的工作隊伍,包括村“兩委”干部、退役軍人、社區工作者及村后備干部人才等共12人,為黨群活動中心發揮陣地功能性夯實了基礎。
便民化導向,編織暖心“服務網”。大李村黨組織巧妙利用閑置校舍,因地制宜地設置成黨群服務中心,讓黨群服務更加貼近群眾生活。為了確保群眾辦事“不跑空”,大李村黨群活動中心在工作時間外至少安排有1名村干部進行值守,通過采取輪流值班的方式盡全力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讓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群眾更貼心。同時圍繞群眾實際需求,大李村黨群活動中心靈活開展農業基礎技能培訓、衛生健康小知識宣傳、暑期青少年學生托管、紅色小理發等多元化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服務中心的吸引力與活躍度。自2024年以來,大李村黨群活動中心已成功舉辦各類活動13場,惠及群眾超過400人次,進一步拉近了群眾和大李村黨群活動中心的距離。
精準化治理,繪制和諧“共治圖”。大李村不斷拓寬基層治理的邊界,將黨群服務與農村治理深度融合,依托黨群活動中心,成立由“五老”人員、村民組長和村“兩委”成員等組成的“紅色板凳議事會”,開展“面對面”談話會5次,通過和群眾“零距離”對話的方式搭建黨群協商共治的橋梁,耐心細致了解群眾反映的具體訴求,認真聽取群眾想法,解決涉及群眾利益面廣、情況較為復雜的事項27件。大李村黨組織有效整合村級內黨員、預備黨員、積極分子等力量,組建形成志愿服務隊伍,結合黨員活動日、入戶走訪、下隊宣傳等方式,在人居環境、法治宣傳、用電用氣安全、交通安全等各個領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6余次,讓黨群活動中心成為營造村居和諧友善、共治共享環境的有力推手。(撰寫人:徐晴雯;審核人:徐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