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四十埠村:活用“六尺巷”工作法 培育基層治理新動能

近年來,崗集鎮四十埠村汲取“六尺巷”智慧,以“六尺巷工作法”為指引,通過傳承謙和禮讓之風、探索源頭治理之法、繪就多元共治之景三個方面,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治理理念相融合,為基層治理注入全新活力。
“謙和禮讓”潤民心,傳承美德揚新風。為了將謙和禮讓、和諧共處的精神內涵深植民心,四十埠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黨建+文化”的模式,將“六尺巷”精神融入日常宣傳教育之中,通過舉辦模范講座、道德講堂、村民故事會等形式,讓“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戶曉。積極開展“好婆媳”“好鄰里”“和諧家庭”等優秀模范評選活動,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引導村民傳承古訓、弘揚美德,爭做新時代“謙和禮讓”精神的踐行者,進一步弘揚謙和禮讓之風。黨員干部以身作則,以謙遜之心、禮讓之態,傾聽民意并回應民聲,搭建與群眾的連心橋,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為基層治理注入不竭的動力。在干群共同努力下,四十埠村小到鄰里之間的日常相處,大到村莊公共事務的決策,都積極踐行“謙和禮讓”的美德。
“源頭治理”尋根本,化解矛盾促和諧。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探索源頭治理之法,力求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拓寬民意表達渠道,設立“群眾說事”窗口,每天安排工作人員輪崗值班,隨時接待來訪的群眾,讓群眾有地方說事、有人聽事、有辦法解事,抓早、抓小、抓苗頭,防止小問題轉化為大矛盾。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設立“矛盾調解室”,發揮人民調解員和村居法律顧問的力量,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為群眾提供心理疏導和矛盾調解服務。推進網格化管理,將全村劃分為19個網格,設專門的網格員負責收集民情民意、宣傳政策法規、調解矛盾糾紛、開展便民服務等工作,網格員走村串戶,成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多元共治”繪新篇,基層治理展新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建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讓村民充分參與村務管理,推動村務決策更加民主科學。積極探索“互聯網+基層治理”新模式,依托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村工作人員后臺及時上傳村務信息,村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了解村莊動態、參與村務討論、提出意見建議。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治理,動員青年、婦女、轄區企業人員等群體成立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及環境整治、助殘幫困等志愿服務,以活動聚民心、用服務暖民心。村委會、社會組織、志愿者和村民等共同為村居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形成“團體協作,全民參與”的治理格局。
下一步,崗集鎮四十埠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六尺巷”精神,深化“六尺巷工作法”的探索與實踐,不斷創新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水平,為構建和諧村居、推動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撰稿人:陳繁星;審核人: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