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莊墓鎮棗林社區:“三鏈”融合為基層治理“賦能添彩”

近年來,莊墓鎮棗林社區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圍繞“為民服務、環境整治、產業發展”三個方向持續發力,統籌整合資源,積極探索創新,為基層治理“賦能添彩”。
多向發力,打通“為民服務鏈”。以黨建引領“多網合一”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構建“空間+時間”網格化管理體系,全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引導"五老"人員、退伍軍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參與網格化管理工作中,通過個人申請、民主評議等環節選拔出9名綜合網格員。變“被動”為“主動”,組織網格員入戶走訪困難群眾、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和流動人口等群體,廣泛收集社情民意。通過定格、定人、定職責的方式,構建“發現—處置—反饋”工作閉環。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難在格中解”的工作目標,構建“群眾訴求千條線,網格工作一張網”的基層治理局面。
問需于民,融合“環境整治鏈”。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工作,帶動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在實施16個村民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中,組織黨員群眾對無功能建筑、亂搭亂建、房前屋后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動,著力解決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同時,把鄉風文明評議與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矛盾化解等結合起來,真正讓群眾參與到評議中來,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和鄉村治理水平,在全村范圍內持續開展“最美家庭”“美麗庭院”創建評選活動,引導群眾爭創文明家庭推動人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感雙提升。
多元推動,打造“產業發展鏈”。堅持“黨建+產業+就業”模式,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頭雁”效應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解鎖村集體經濟發展“密碼”。通過村企聯建,與合肥市引江濟淮投資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因地制宜抓村集體經濟發展,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流轉土地1900畝建立特色產業基地,聚焦以柿子、核桃為主的農業發展思路,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同時還為賦閑在家的農戶提供工作崗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增強鄉村發展活力,實現產業興旺與生活富足的良性互動。(撰稿人:甄夢園 審核人: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