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qū):“三點發(fā)力”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三個轉變”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qū)堅持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捋清底數、學習教育、雙向服務“三點發(fā)力”,進一步提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質效。
聚焦“捋清底數”關鍵點,從“被動”變“主動”。把好“排查”關。18個社區(qū)黨組織積極與流出地黨組織溝通銜接,并發(fā)揮紅色小管家、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ōu)勢,通過采取電話聯系、線上排摸、線下走訪等方式對流動黨員開展組織關系集中排查摸底工作。把好“納管”關。用好黨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精準對接聯絡流動黨員,第一時間納入對應的屬地黨組織統(tǒng)一管理,按照“一支部一表、一社區(qū)一冊”要求,建立流動黨員線上信息庫,實施動態(tài)管理,保持密切聯絡,達成“月聽聲、季更新、半年統(tǒng)”的管理目標,做到“組織同管”,讓流動黨員“有家可回”。把好“引領”關?!熬€上+線下”雙軌并行,引導流動黨員到社區(qū)報到。線上開通流動黨員“歸隊碼”,制作“回家指南”3000余份,線下設立流動黨員登記點75個,同時落實流動黨員“五必訪”制度,為流動黨員暢通報到渠道,真正實現從“被動登記”到“主動報到”的轉變。
聚焦“學習教育”著力點,從“短板”變“強項”。推出“學習組合包”。線上依托各級先鋒網、“學習強國”等線上學習平臺,定期推送“紅色影視播放季”“安徽黨員大課堂”等課程節(jié)目500余次;線下以“重溫入黨誓詞、紅色黨課宣講、現場教學體驗、面對面交流分享”等活動為抓手,赴中共合肥北鄉(xiāng)支部紀念館、楊廟鎮(zhèn)劉云峰革命紀念館等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30余場次。打造“學習隨心配”。堅持靈活簡便、生動深入相結合的原則,發(fā)揮“1+18+57+N”黨群服務陣地矩陣橋梁紐帶作用,開展“紅‘流’聚合力黨群迎新春”、“暖‘流’匯聚 共繪新春”等系列活動。推出“學習特色菜”。成立20余支“送學小分隊”,通過“一對一”、“多對一”結對聯系等形式,定期通過微信、電話、郵寄等方式向流動黨員發(fā)送學習計劃、學習內容,使流動黨員可以及時、快捷獲取最新學習內容。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流動黨員集中學習120余次,發(fā)放學習材料1300余份。
聚焦“雙向服務”支撐點,從“流入”變“融入”。搭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平臺。深化“見賢思齊”學習身邊榜樣活動,選樹榜樣典型,引導流動黨員學習身邊榜樣,開展“我對組織有話說”主題沙龍活動,收集54條小區(qū)治理“金點子”,實現“異地亮身份、他鄉(xiāng)有擔當”。凝聚志愿服務力量。發(fā)揮黨群服務陣地支撐保障作用,引入專業(yè)職能部門和社區(qū)合伙人的服務力量,常態(tài)化開展以“工作放心、生活暖心”為主題的流動黨員關愛服務,組建“流星先鋒”志愿服務隊18支,參與各類公益活動300余場,認領群眾微心愿76個。發(fā)揮群團組織效應。在做好常態(tài)化服務的基礎上,聯合工青團、婦聯、社工部等多部門力量,因地制宜開展老人就醫(yī)、子女入學等急難愁盼問題300余件,開展免費技能培訓20場次,引導流動黨員積極參與社區(qū)治理,依托四方館議事廳、“金大姐”聊天室等議事平臺,幫助流動黨員找到歸屬感,提升幸福感。(撰稿人:段瓊,審核人:吳先智)
責任編輯:李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