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_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_高清久久一区_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安徽先鋒網 ↑合肥先鋒網

長豐縣“六重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助力馬郢鄉村振興

日期:2018/11/13 8:40:35     稿源:楊廟鎮     人氣:250

    長豐縣楊廟鎮馬郢社區距離合肥市區約40公里,合淮阜高速與206國道穿村而過。馬郢社區是2014年重點貧困村,為實現產業脫貧、鄉村振興,2014年馬郢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鐘宇與鎮黨委政府、華夏茶書院等13家愛心機構和愛心人士聯合發起“馬郢計劃”。“馬郢計劃”,旨在架起城市和鄉村橋梁,打通城鄉連接障礙,實現資源互換共享,從而實現讓鄉村更美好,讓村民更富裕的目標。“馬郢計劃”的正式啟動,讓馬郢社區初步形成“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旅游驅動,高校助力,文化興村”的獨特發展模式。

    黨建引領規劃發展馬郢社區黨總支積極發動黨員群眾對馬郢夢想之村的內涵進行細致梳理,聽取多方聲音,集眾人之智,科學謀劃鄉村發展的頂層設計,從產業發展模式、鄉村面貌修復、田園社區營造等多方面打造馬郢夢想之村。目前,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馬郢社區先后分二期投資四千余萬元打造馬郢田園綜合體,建設內容包括田園社區、瓜果聚合區,美食、民宿、民俗村落,鄉創文創孵化基地、農事研學基地、自然教育基地、親子研學基地、鄉村文化拓揚基地等。目前,馬郢社區鄉村基礎設施條件、人居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黨員群眾幸福指數顯著提高。目前馬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村史館、旅游接待中心已開工建設(建筑面積1289㎡),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陣地建設、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提升基層黨建水平。

    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馬郢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馬郢社區“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帶頭作用,積極團結帶動貧困戶有組織、有目標、有方向地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同時,通過培養“黨員中心戶”、“黨員致富能手”,使黨組織的帶動引領作用在精準扶貧一線得到充分發揮。在社區黨總支的帶動下,馬郢以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貧困戶、電商銷售+貧困戶、扶貧產業園+貧困戶等模式,開辟了一條以旅游產業、休閑農業引領全村實現脫貧的新路子。目前,馬郢社區已成立12家扶貧合作社,鄉村體驗點6個,直接帶動11戶貧困戶從事鄉村旅游、 2戶貧困戶開設農家樂和農事體驗園、2戶貧困戶發展成為產業大戶,另有38戶貧困戶通過務工、土地流轉及房屋入股、銷售農產品等實現增收,合計增收超40萬元。村級集體建立了光伏電站2個,扶貧產業園3個,成立了馬郢之夢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新建的馬郢社區扶貧驛站(占地總面積約10畝)設有產品展示、技能培訓等區域,是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就業創業、便民利商、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扶貧綜合示范服務站點。目前,馬郢社區已由原先的空殼村實現村級集體經營收入達20余萬元。馬郢社區榮獲安徽省鄉村旅游扶貧十大線路之一,接待游客近40000人次,(雙休游客接待達到逾千人的規模),鄉村旅游收入達200萬元,真正實現了由重點貧困村向鄉村振興的蛻變。

    黨建引領產業興旺馬郢社區黨總支通過引企到村、引技到戶、帶富到人的“雙引一帶”舉措,成功帶動社區蔬果種植、禽類、山羊、水產養殖等新型農業持續發展,取得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引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鋪路、黨員干部示范帶路、群眾共同走上富路的多重效應。目前,馬郢社區黨總支先后引進3家農業生產企業,幫助3家農戶開辦主題特色農家樂,2名創業返鄉人員打造農耕體驗基地。同時,馬郢社區黨總支還積極與縣農業部門、安徽農業大學對接,邀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幫助村民解決種植技術、資金、銷售等難題,引導致富能人創辦家庭農場、合作社,著力把產業做大做強。

    黨建引領富民增收馬郢社區黨總支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借助主流媒體打響綠色品牌,開啟農村電商銷售新模式,并積極與龍門寺高速服務驛站形成結對共建關系,充分發揮客流量大優勢及展示平臺優勢,成功讓馬郢社區農產品以訂單農業形式“走出去”,推動農民致富增收。同時,馬郢社區以馬郢計劃為契機,以農產品銷售,鄉村旅游,手工業制造為載體,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成功為周邊群眾提供120余就業機會,實現了農村發展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黨建引領兒童成長馬郢社區黨總支積極打造紅色愛心引擎,廣泛發起助學計劃招募志愿者支教,并通過社團制方式為鄉村兒童搭起個性發展平臺,科學制定鄉村兒童成長課程體系,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營造有利條件。目前,馬郢社區的助學社團有星空少年天地、濱湖啟明星幼兒園、一聲一影教育、合肥慧動機器人、暢想工作室等14家機構,包括基礎教育3個,素質教育11個,教學資源豐富多樣,有效將城市優良教育資源引入農村。截止目前,馬郢社區已開展周末小課堂140余次,幫助實現微心愿80余個,成功入選第一批“省級兒童之家示范點”。

    黨建引領文化振興馬郢社區積極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互促互融,探索形成“黨建+傳統文化”新模式,有力助推社區鄉村文化振興。依托黨建平臺,打造傳播陣地。投入20萬打造馬郢小劇場作為黨組織向群眾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先后舉辦14期朗讀者、“中華頌˙長豐杯” 第八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牡丹獎進基層、廬劇交響樂、鄉村村晚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深化黨社聯動,形成推廣合力。積極與華夏茶書院、嬉舍藝術生活研習社、凡辰馬會等10余家專業文化培訓機構開展合作,為群眾免費送去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并以傳承鄉村文化為愿景,開展文化教育志愿服務,目前共有100多名志愿者為馬郢鄉村兒童提供200余次志愿服務,馬郢夢想舞蹈團還成功登上了安徽大劇院的舞臺。立足黨建特色,培育文化品牌。馬郢社區始終堅持文旅融合,以馬郢田園綜合體建設為契機,深入發掘本地文化資源,著力將馬郢社區打造成以農耕文化、戲曲、陶藝為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文化示范區,下一步,馬郢社區還將新建村史館和修復烽火臺遺址。(董照、黃小玲)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processed in 0.0498 second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