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鎮南圩社區“四個切實”創建“五個好”黨組織
南圩社區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十二個黨小組,共有正式黨員130名。近年來社區黨總支以開展“三級聯創”為契機,以“四個切實”為著力點,全力爭創“五個好”黨組織標兵。
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社區黨總支優化班子結構,保證班子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又有銳氣十足的青年輕干部,并能夠根據各自特點、長處安排相應的工作,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黨總支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建立周一學習制度,組織支部委員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政策、方針,并理論聯系實際,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成果,充分展示出黨總支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
切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把4名致富能手和有文化的青年培養成黨員,為黨組織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的活力。注重培養年青有為、工作扎實的年輕黨員為班子后備力量;堅持學習制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實行黨員三級網格化管理,確保黨員時時處在黨組織的管理之中;組織黨員根據自身特長,認領黨員先鋒崗,公開作出承諾,為民辦理社會救助、通水通電、改善出行條件等實際問題347件(次),調解矛盾糾紛56件(次),有力地展示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切實加強工作機制建設。社區黨總支進一步健全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機制,建立健全了居民自治章程、居規民約、“一事一議”、居務公開、財務公開等規章制度,建立為民服務長效機制、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治安防范應對機制,提高了社區管理水平。依靠“四議兩公開” 工作法,確保各項工作公開、透明向前順利推進。
切實為民辦實事好事。2013年以來,社區黨總支為廟后、南圩、裴北、圩后等居民組各修建了一條長達1500米的水泥路;爭取項目資金22萬元,將門樓莊、姜祠、李小郢等居民組的農業灌溉渠道進行了疏通和硬化;積極和供電部門協調,將姜祠、圩后、河東等居民組的用電線路進行了改造,投資20萬元新建南圩社區遠程文化教育健身廣場和居民幸福生活驛站,2015年社區又向上級爭取資金10萬元建立了電子大屏幕,建成了集學習、健身、娛樂、交流為一體的全方位活動場所;扎實推進村莊整治,為姜祠、新街、門樓莊、河西四個居民組的村莊路段進行了亮化,并安裝了45盞太陽能路燈,給居民夜間出行提供了方便;建成了農家書屋30平方米,陳列圖書2000多冊,配備了遠程教育設備,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向群眾傳授農業科學技術,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開展爭創“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戶”活動,建立和完善了《居規民約》,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行動,將姜祠、南莊、站東三個村民組兩百多名村民組織起來成立了建筑隊和運輸隊,為他們提供了增收渠道;加大技能培訓,共計為130多名群眾舉辦了飲食、水產健康養殖培訓班,主動與駐鎮單位及企業聯系,解決了187人就業問題;結合市場需求為群眾創業鋪平道路,為有意向開飯店的群眾協調好店址,解決排水排污等實際問題。目前,南圩社區共有20多戶從事豆制品加工業,每戶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將姜祠、龍泉,門樓莊、圩后、河東等幾個居民組的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每畝地租金550元,解決了留守老人種地難、收糧難、老力不足等問題。經多年努力,社區黨支部采取多種措施促進科學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商業、運輸業、餐飲業、勞務業、特色農業齊頭并進的科學發展格局。2015年社區經濟收入達到80多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2000元。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受到了上級黨委的多次表彰,群眾對黨總支工作作風和工作實績群眾滿意率達到99%以上。(下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