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創新紅色資源轉化發展新路子
鄂托克前旗以傳承紅色基因,創新發展紅色旅游品牌為抓手,打造獨特厚重的全國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和內蒙古西部紅色旅游集散中心。9月17日,全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現場會在該旗召開。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鄂托克前旗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獨特而厚重的紅色資源和民族團結教育資源,以創新擔當精神深入推進全域紅色旅游建設。依托“1+6”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結合不同層級、不同類別干部的崗位職責特點,以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民族團結、政策理論等為基本內容,通過搭建紅色課堂、開展紅色體驗、組織紅色活動、傾聽紅色故事、參觀紅色基地等方式,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有效發揮紅色旅游作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優勢,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做出積極貢獻。
發揚紅色傳統,延伸研學產業。鄂托克前旗把握時代機遇,深入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1+6”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城川紅色拓展基地、紅色教育集訓中心、紅色教育培訓中心等紅色延伸項目,建立了集課堂、體驗、拓展、實踐為一體的“四段式”課程,打造“寓教于學、寓教于游”的紅色研學項目。圍繞紅色研學形成物業管理、園林綠化、門崗安保、研學教練等工作崗位10余種,帶動周邊1200多名農牧民實現就業。同時衍生出實踐教學點、紅色研學戶、紅軍餐、大鍋飯、農耕體驗,紅軍服、學習用具、拓展訓練經營企業等180多家紅色產業鏈,直接帶動600多戶農牧民年均增收2.8萬元。
創新紅色發展,融合全域升級。充分發揮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優勢、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以紅色研學為主導,推進紅色旅游融合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北疆特色的紅色研學旅游集散中心。創新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把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融入全旗全域旅游總體規劃,高起點布局;把紅色旅游基礎設施融入全旗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建設,高層次推進;把紅色研學融入全旗旅游產品體系,高規格打造;把紅色文化挖掘融入全旗文藝事業,高水平創作;把紅色旅游融入全旗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略,高標準實施;探索出一條在全區具有普遍示范效應、特色引領作用的紅色資源轉化發展新路子。2019年,共接待全國各地11個省市區的各類紅色教育培訓及紅色旅游累計43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