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朱巷鎮:多元化“造血” 為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
近年來,朱巷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緊抓“產業振興”關鍵要素,探索多途徑、多模式、多元化發展道路,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筋壯骨”,激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答卷。
堅持黨建引領,提升“領頭雁”作用。一是強班子。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中,朱巷鎮黨委始聚焦黨組織“領頭雁”作用,從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提升組織力入手,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提升班子成員領導內核力。二是抓黨建。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擰緊黨委引領、村級主導、干部具體落實的工作鏈,構建起村級集體經濟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定目標。堅持目標導向,用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各項考核中占的比重,加大對黨組織負責人的獎懲,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確保黨組織負責人成為鄉村振興中能打勝仗的指揮員、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領路人。四是追過程。村集體經濟發展全過程中,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項會議,集中聽取集體經濟發展的規劃和進度;堅持“一村一策”的原則,嚴格落實班子成員包村聯系、工作隊結對幫扶、第一書記駐村指導的工作模式,專項扶植發展。五是要結果。截止2022年10月,朱巷鎮13個村居全部完成縣級下達的50萬元全覆蓋任務,其中羊荒村、七里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已超100萬元,也實現了鎮域內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領頭雁”村身份的轉變。
注重因地制宜,發揮“合作社”效用。朱巷鎮各村村情村貌均具有各自特色,羊荒村在發展道路上堅持以村自身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實事求是“找路子”,從經濟弱村華麗轉身為經濟強村。一是開啟合作社經營模式。2020年羊荒村注冊成立長豐縣雁棲土地股份合作社,建立土地托管平臺,實行“共同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合作模式開始,村集體經濟邁上了發展的新路子。二是豐富農作物種植品種。2022年的羊荒村更是搶抓鄉村振興的機遇,在原有小麥、水稻種植基礎上增加了辣椒、西紅柿等綠色蔬果的種植,豐富了產業發展的多樣性。三是引進技術引擎。為全面促進蔬果產業提質增效,主動引進山東壽光蔬菜技術人才,通過技術入股及年底分紅經營利潤的方式,精準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提高農產品產出效益。四是帶動村民致富。村兩委積極鼓勵農戶以勞務形式參與蔬菜生產,既解決產業園用工難題,又促進農戶學習蔬菜生產技術,帶動農民收入增長。產業園共帶動周邊30余戶農戶勞務增收,年發放勞務工資約70萬元。截止目前羊荒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逾100萬元,預計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200萬元。
推動自主經營,激活“主陣地”活力。朱巷鎮七里村以“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積極推行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是創新“高標準農田+”模式。七里村兩委班子成員與村民組長一同到田間地頭確認流轉土地,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模式,將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打造成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標桿”,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二是盤活閑置資產。對村域內的閑置農田進行平整,共平整出6341.3畝土地,流轉到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4970畝,其中,承包給大戶4340畝,村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630畝,村集體土地153.1畝,村經濟合作社共783.1畝土地,主要用以種植水稻、高粱等農作物。三是把支部建在產業上。村兩委班子成員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把黨支部建在產業上,讓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融合為一體。村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集體種植村自營土地,為村集體經濟創收,在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做出了表率,實現黨建引領生產發展全過程。截止10月,七里村實現村集體收入137.44萬元,已超額完成了今年村集體經濟任務。
下一步,朱巷鎮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促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依托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深挖優勢資源,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增速提質發展。(撰稿:陶毅;審核:鄧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