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朱巷鎮:黨建領航助力 多措并舉治理撂荒地
近年來,為全面摸清拋荒地存量,遏制拋荒地增量,朱巷鎮積極發揮組織優勢,釋放組織動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撂荒地整治高質高效,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極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拋荒治理之路,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群眾致富。
破耕種意愿難題,合力復耕復種。面對拋荒地難出效益、農民耕種意愿不強烈的問題,積極利用鎮村兩級主題黨日、“三會一課”、黨員入戶宣傳等形式,積極宣傳土地類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惠農政策,不斷提高群眾保護耕地“紅線”、維護糧食安全的思想認識。在方式上,堅持“黨建引領、支部發力、黨員帶動、黨群聯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拋荒地治理高質高效,為進一步提升土地拋荒治理效能釋放出源頭活水。今年,朱巷鎮龐孤堆社區通過拋荒地治理,由村集體統一代種的97畝黃豆喜獲豐收,昔日的撂荒地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強組織領導機制,因地制宜整治。為提升撂荒地耕種效益著力推動土地資源整合,探索“黨組織+村經濟合作社+撂荒耕地+農戶”的土地流轉模式,朱巷鎮各村黨組織發揮牽頭作用,鼓勵引導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將撂荒地集中連片流轉給村集體合作社,用于規模化發展種植經營,農戶從中獲得分紅和流轉租金。其中朱巷鎮的七里村流轉到村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4970畝,其中,承包給大戶4340畝,村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630畝,村集體土地153.1畝,村經濟合作社共783.1畝土地,實現村集體經濟超過100萬元。
優技術支持服務,用活土地資源。在荒地整治工作上,朱巷鎮推行“黨組織+農技員+農業科技”的指導服務模式,聯合縣級下派的2名農業科技特派員深入各村進行指導,幫助優化撂荒地利用、提高土地生產效益,積極引導群眾將土地向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流轉,指導群眾對拋荒地農作物的種植,以高粱、豆類、小麥或其它等旱糧作物。截止2022年秋季,全鎮小麥已種植24229.2畝,油菜11986畝,其他作物1966畝,讓昔日沉睡的邊、遠、散零碎土地煥發活力,“活”了起來。
黨旗飄紅,荒地復綠,下一步,朱巷鎮將繼續發力,多措并舉,確保不拋一塊田,不荒一片地,保障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安全。(撰稿:陶毅;審核:鄧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