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1+N”工作法推進黨建引領基層善治

長豐(雙鳳)經開區緊盯“治理有效”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推行“1+N”工作法,實現“一站式”便民服務,持續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推進黨建引領基層善治,有效提升精細化治理和精準化服務水平。
“一網+三到位”,規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坐標系”。堅持網格“塑形”與黨建“鑄魂”,圍繞“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總要求,把“網格化”作為提高治理體系、深化管理服務的有效方式。一是劃格建網到位。按照“增量擴面、提質升效”原則,精確規劃網格114個,實行社區干部“包網-聯戶”制度,配備網格長18名,網格員114名,實現網格劃分更加靈活就變、完整覆蓋。二是高效協作到位。推行領導聯系包抓、干部包組聯戶、社區“兩委”成員常態化聯系入戶“三聯”機制,完善信息收集、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的網格運行機制。通過網格“三聯”機制,2023年共受理群眾訴求739件,實現“一網兜起大小事”,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三是強化責任到位。長豐(雙鳳)經開區共18個社區,全覆蓋建立社區黨組織體系,實現了人員力量下沉到網格,服務管理扎根在網格,矛盾糾紛化解在網格。包保干部落實包保社區聯戶制度,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聯系、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將上級部署工作、惠民政策傳達到各家各戶。
“一治+三找準”,激發城市基層黨建治理“新動能”。堅持聚焦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中小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徑,激發基層黨建治理“新動能”。一是找準切入點。圍繞組織建設、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為重點,精準切入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并常態化開展“雙報到”工作。通過組織融合、資源整合和力量結合,將2300余名黨員到社區領崗,并壓實網格長、物業等多方責任,把黨的工作延伸到居民服務的每個“神經末梢”。二是找準契合點。整合共建單位資源開展精細化服務,根據共建單位的專項特長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心理慰藉、專技培訓等42項“訂單式”服務。經開區18個黨群服務站聯合共建單位先后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108個,讓群眾享受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三是找準落腳點。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把涉及社區事務、公民道德、人居環境等內容納入居規民約,實現居規民約18個社區全覆蓋。全面落實黨務、居務、財務公開,真正實現“治理寶典”,不斷夯實自治基礎。
“一隊+三優化”,打造城市基層黨建志愿“服務圈”。堅持“黨建就是民生”的理念,打破“就黨建抓黨建”的傳統思維模式,有效延伸黨建服務鏈,助力老舊小區駛入“活力、潔凈、幸福”快車道。一是優化隊伍壯力量。經開區以“黨員+志愿者”為主要服務資源,營造“黨員率先垂范,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共有427名黨員到社區進行幫建。積極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助老助困、防溺水巡查、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活動192余次,服務群眾1600余人次。二是優化載體添活力。結合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精心組織實施義診服務進社區、六一活動進校園、健身運動進公園等志愿活動,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動力。三是優化服務倡新風。聚焦黨委構圖、整區聚力、居委帶頭、網格員發動,利用文化長廊、黨建文化廣場、健身運動廣場等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礎建設,結合文明實踐與移風易俗行動,進一步營造弘揚文化的氛圍,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效能。(撰稿人:王夢雪 審核人:呂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