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朱巷鎮:聚焦“三堂課” 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為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朱巷鎮結合農村工作實際,積極探索新時代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新模式,精心上好“三堂課”,為農村黨員“充電”賦能,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實施。
上好理論課,擰緊思想“總開關”。朱巷鎮結合新時代農村發展實際,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把上級工作會議精神及各級相關政策文件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依托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遠教終端站點等“線下”場所及學習強國app、先鋒網等“云端”資源,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研討交流等形式組織廣大農村黨員開展經常性、常態化學習,引導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感悟初心、踐行使命。今年來,各村(社區)共開展農村黨員教育35次,輻射人群600余人,切實提升了農村黨員黨性修養和理論水平。
講實技能課,傳授發展“致富經”。在振興道路上,充分發揮技能培訓的實用性,堅持根據黨員實際情況,積極推行符合實際需要的教育模式,對農村黨員側重于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生產經營、種植養殖技術、農村合作社經營等知識的培訓,通過精準施策、按需施教,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邀請山東省農業專家田超、農村致富帶頭人李澤賢等定期到村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村黨員群眾講解政策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讓農村黨員群眾開闊農業發展思路、增強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生產經營水平。今年來,共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會5場,參訓黨員群眾300余人次。
用活經驗課,創新發展“新路徑”。依托農村黨員教育現場教學方式,圍繞轄區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觀摩相結合,選取有成績、有亮點的黨組織作為示范點,開展觀摩會,組織農村黨員參觀學習鄉村振興、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先進經驗做法。依托朱巷鎮羊荒村產業園和陳莊村產業園,結合螺絲椒、圣女果、紫茄、黃瓜等特色產業發展,堅持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引導黨員群眾在實踐中學經驗、學技能。2022年以來,產業園共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同時通過“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15余戶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撰稿:陶毅、趙敏 審核:鄧兆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