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大窯村:聚力和美鄉村建設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近年來,崗集鎮大窯村在和美鄉村創建中折射出大變化。村內生態好起來,環境美起來,鄉韻濃起來,一個文明和諧、宜居宜業、欣欣向榮的美麗村莊已初現,大窯村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逐步實現。
夯實基礎,“和美鄉村”帶動設施建設。大窯村黨支部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修整給、排水設施,解決農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建好農村路,讓村莊“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大窯村和美鄉村建設始終圍繞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重點,在全村內實現了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往戶延伸,村內常住農戶已基本完成農村改廁、污水入管網等工程,帶動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完備度、覆蓋面提檔升級。截至目前,大窯村共改水改側530余戶,對5.7公里灌溉溝渠、2座提水灌溉電站以及3口當家塘進行清淤改造,讓制約發展的“堵心路”變成了產業振興的“暢通路”。
提標擴面,“和美鄉村”優化公共服務。和美鄉村建設,有效促進大窯村集體經濟發展,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進一步拓寬村級基本公共服務的資金來源渠道。同時,也進一步完善優化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休閑廣場、運動器材、農家書屋等公共設施建設實現基本配套,豐富村級基本公共服務內容。大窯村黨支部創新采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讓文明實踐活動真正深入基層、惠及群眾,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大窯村新建900㎡老年食堂就餐點,可容納周邊600余位老年人就餐;開展“猜燈謎”、“拔河比賽”等寓教于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6次。
立足鄉愁,“和美鄉村”激活文化內涵。鄉村文化內涵是筑牢農民群眾“精神富有”的基石。借力和美鄉村建設,大窯村黨支部深入挖掘村內文化蘊含的有益觀念、人文思想、道德規范等,對散落在村內的具有歷史性標志物進行保護和修繕,為鄉村發展積聚力量。大窯村是“陶器燒制技藝”的孕育地,清朝末年,因陶瓷窯眾多、爐火旺盛而得名。和美鄉村建設以來,大窯村修葺“陶器燒制”遺址,目前傳承人黃朝明仍在運用最傳統和古老的方法,制作和炕燒茶壺、花盆、醬盆、燒水罐、焐壺等村民使用率高的器具,滿足了周邊村民使用需求,保留著濃厚的農耕文化特征,具有古樸、自然的審美特質。目前,大窯村陶器制品已經收入長豐縣非物質文化展覽館。
下一步,大窯村將繼續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撰稿人:楊玲玲;審核人: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