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聚焦“三度”讓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豐縣崗集鎮緊密圍繞新時代黨員隊伍建設要求,在流動黨員精準管理、教育學習、作用發揮三方面持續發力、精耕細作,切實推動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精準管理有“溫度”,全方位摸清流動黨員底數。針對流動黨員分布廣泛、流動頻繁的特點,整合各方資源,多管齊下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完善流動黨員信息管理臺賬和“政治健康”檔案,安排專人負責信息的收集與更新,確保數據處于最新狀態;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村莊、小區采取“電話訪、微信聯、入戶查、網格排”等多種方式,全面排查“口袋黨員”“隱身黨員”“掛名黨員”。今年以來,登記流動黨員信息205條,為后續的精準管理奠定堅實基礎。完善流動黨員動態管理臺賬,詳細記錄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技術特長、務工地點、黨費交納等內容,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數”。黨組織定期與流動黨員開展談心談話,通過視頻通話、線上問卷等方式,細致了解思想動態、工作生活狀況。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展談心談話400多人次,收集意見建議60余條。
教育學習有“深度”,多形式提升流動黨員素養。為解決流動黨員因外出務工導致學習時間不固定、參與組織生活困難等問題,與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密切合作,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檔案,實現信息共享與協同管理,如大窯村黨支部與潛山市袁桂村石材支部等多個黨組織共同搭建線上學習平臺,為流動黨員提供在線課程、電子書籍等學習資源。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學方式,確保流動黨員都能得到有效的學習指導。今年以來,通過網絡送學346人次,返鄉補學366人次,書目寄學400余冊,有效增強流動黨員的組織“歸屬感”。根據流動黨員的年齡、教育水平等情況,推行個性化教育管理辦法。針對年輕流動黨員,開展“流動黨員網絡課堂”活動,推送省市縣先鋒信息等黨的創新理論;對于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流動黨員,組織志愿者上門送學15人,以“本土化”語言講解黨的政策。
作用發揮有“力度”,寬領域激發流動黨員能量。建立流動黨員“雙向聯系”機制,加強流入地與流出地黨組織之間的緊密合作,實現雙向管理與服務。定期召開視頻聯席會議,共同商討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根據流入地黨組織提供的流動黨員的基本信息和特長,各村(社區)黨組織引導流入黨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200余人次。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引導流動黨員在不同領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優勢,利用“七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返家鄉 話發展”座談會,59名流動黨員分享在外創業經驗,并就家鄉發展提出20條建議。鼓勵流動黨員中的優秀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返鄉開展慰問等幫扶活動,激發流動黨員參與家鄉建設的熱情與活力,使流動黨員成為推動崗集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撰稿人:楊玲玲;審核人:周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