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長豐縣2008年人才工作要點的通知
日期:2008/3/24 稿源:長豐先鋒網 人氣:120
關于印發《長豐縣2008年人才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鄉鎮黨委,雙鳳開發區工委,縣直各黨(工)委、黨組(支部): 現將《長豐縣2008年人才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希遵照執行,抓好落實。 各責任單位要按照任務分解,明確職責,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和解決新形勢下人才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附:《長豐縣2008年人才工作要點》 中共長豐縣委組織部2008年1月28日 長豐縣2008年人才工作要點 2008年我縣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縣委八屆六次全會、縣九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按照“三年倍增,躋身十強,全面達小康”的總體戰略部署,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進一步促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協調發展,為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黨管人才原則 1、明確職責。認真抓好《長豐縣“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的落實,適時召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協調人才工作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構建縣委統攬全局,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協調各方,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新格局。(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領導組各成員單位)2、健全網絡。落實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指導督促各單位、各部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落實人才工作制度,配齊配強人才工作專(兼)職人員。各成員單位要明確人才工作聯絡員或責任人,積極報送信息和工作動態,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參觀學習等活動,認真落實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會議決定,進一步完善全縣人才工作組織網絡。(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各相關單位)
3、強化考核。將人才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制定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對各鄉鎮、開發區,縣直各單位、各部門落實人才工作政策,開展人才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促進全縣人才工作的開展。(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二、加大培養力度,促進各支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4、黨政人才隊伍建設。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以培養學習型、精細型、操作型、效率型的“四型”干部為目標,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開展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按照《長豐縣2008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指導和督促辦好全年28個培訓班,全年培訓各級各類在職干部不少于6000人。加強干部實踐鍛煉,有計劃地選送一批干部到發達地區掛職或跟班學習,安排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實行多崗鍛煉,重視婦女干部、年輕干部、非黨干部和懂經濟、懂工業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5、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優秀企業家的推薦、培養和服務工作,加強聯系溝通,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學習進修、專題講座、產學研對接等活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今年10月份將舉辦一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組織全縣部分規模以上企業廠長、經理參加培訓。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有理想的企業家隊伍和管理人才。(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經委)
6、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全縣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管理服務工作及第二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的選拔評審工作。認真組織做好市“3820”產業英才建設工程項目資助的申報工作。突出抓好城建、規劃、工業等行業和優勢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造就一批相關領域的拔尖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7、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工業立縣”戰略,培養一批能熟練掌握和運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的技能型人才。以各類職業學校為陣地,結合“陽光工程”大力開展勞務培訓,增強技能型人才的就業競爭力。指導和幫助企事業單位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積極開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鼓勵技術工人鉆研新技術和運用新工藝,不斷提高操作技能。(責任單位:縣人事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建設局、縣經委)
8、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實施“十萬農民培訓工程”,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深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進一步發揮好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農委、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扶貧辦)
9、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拓寬人才工作領域,對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進行調查摸底,在普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置,建立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規范和從業標準,推動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開展。(責任單位:縣人事局、縣民政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三、積極搭建載體,拓寬育才引智渠道 10、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暢通外地人才引進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全面推行技術合作、短期聘用、人才租賃等柔性引才模式。用好在外各界人士的豐富資源,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建立在外地工作的長豐籍人才庫,發揮他們在引才引智引資金引項目方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引進人才的主體作用,在組織好本縣人才招聘交流會的同時,引導企事業單位赴人才相對密集的高等院校等地,舉辦各類專項人才招聘會、交流會,大力引進我縣經濟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11、加大人才服務管理力度。加強人才信息的動態管理,在原有人才信息的基礎上編制長豐縣2008年緊缺人才引進目錄,將我縣急需引進的各類人才、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納入人才庫管理,適時在報刊、網絡上發布人才需求信息。做好到雙鳳開發區管委會掛職博士生的服務工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12、完善人才工作投入機制。加大縣財政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擬申請設立人才專項資金并出臺相關管理、使用辦法,充分發揮人才資金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以及人才開發重大活動等方面的激勵作用。設立縣科技發展專項基金,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發揮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推動、企業用人單位為主體、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工作投入機制。(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人事局、縣科技局)四、強化宣傳服務,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13、加強人才工作宣傳。圍繞全縣人才工作重點,有計劃地做好人才工作的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渠道宣傳各類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宣傳各單位在培養、使用、激勵人才等方面的新舉措、好做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 14、真誠關愛各類人才。繼續落實人才工作相關優惠政策,協調各級各部門解決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召開各類人才工作座談會,了解優秀人才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全方位、周到細致的做好服務工作。面向縣領導直接聯系的高層次人才、國務院津貼享受者、全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在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開展一次走訪慰問。暢通人才隊伍之間的流通渠道,把德才兼備、具有管理和領導才能的中青年人才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黨管人才原則 1、明確職責。認真抓好《長豐縣“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的落實,適時召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協調人才工作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構建縣委統攬全局,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協調各方,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新格局。(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領導組各成員單位)2、健全網絡。落實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指導督促各單位、各部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和落實人才工作制度,配齊配強人才工作專(兼)職人員。各成員單位要明確人才工作聯絡員或責任人,積極報送信息和工作動態,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參觀學習等活動,認真落實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會議決定,進一步完善全縣人才工作組織網絡。(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各相關單位)
3、強化考核。將人才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制定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對各鄉鎮、開發區,縣直各單位、各部門落實人才工作政策,開展人才工作情況進行考核,促進全縣人才工作的開展。(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二、加大培養力度,促進各支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4、黨政人才隊伍建設。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以培養學習型、精細型、操作型、效率型的“四型”干部為目標,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開展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按照《長豐縣2008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指導和督促辦好全年28個培訓班,全年培訓各級各類在職干部不少于6000人。加強干部實踐鍛煉,有計劃地選送一批干部到發達地區掛職或跟班學習,安排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掛職鍛煉。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實行多崗鍛煉,重視婦女干部、年輕干部、非黨干部和懂經濟、懂工業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5、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優秀企業家的推薦、培養和服務工作,加強聯系溝通,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學習進修、專題講座、產學研對接等活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今年10月份將舉辦一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組織全縣部分規模以上企業廠長、經理參加培訓。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有理想的企業家隊伍和管理人才。(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經委)
6、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全縣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管理服務工作及第二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的選拔評審工作。認真組織做好市“3820”產業英才建設工程項目資助的申報工作。突出抓好城建、規劃、工業等行業和優勢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造就一批相關領域的拔尖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7、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工業立縣”戰略,培養一批能熟練掌握和運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的技能型人才。以各類職業學校為陣地,結合“陽光工程”大力開展勞務培訓,增強技能型人才的就業競爭力。指導和幫助企事業單位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積極開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鼓勵技術工人鉆研新技術和運用新工藝,不斷提高操作技能。(責任單位:縣人事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建設局、縣經委)
8、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實施意見》,大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實施“十萬農民培訓工程”,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深入開展“雙培雙帶”活動,進一步發揮好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農委、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扶貧辦)
9、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拓寬人才工作領域,對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進行調查摸底,在普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置,建立社會工作人才的職業規范和從業標準,推動我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開展。(責任單位:縣人事局、縣民政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三、積極搭建載體,拓寬育才引智渠道 10、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暢通外地人才引進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全面推行技術合作、短期聘用、人才租賃等柔性引才模式。用好在外各界人士的豐富資源,大力實施“回歸工程”,建立在外地工作的長豐籍人才庫,發揮他們在引才引智引資金引項目方面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引進人才的主體作用,在組織好本縣人才招聘交流會的同時,引導企事業單位赴人才相對密集的高等院校等地,舉辦各類專項人才招聘會、交流會,大力引進我縣經濟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
11、加大人才服務管理力度。加強人才信息的動態管理,在原有人才信息的基礎上編制長豐縣2008年緊缺人才引進目錄,將我縣急需引進的各類人才、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納入人才庫管理,適時在報刊、網絡上發布人才需求信息。做好到雙鳳開發區管委會掛職博士生的服務工作。(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12、完善人才工作投入機制。加大縣財政對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擬申請設立人才專項資金并出臺相關管理、使用辦法,充分發揮人才資金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以及人才開發重大活動等方面的激勵作用。設立縣科技發展專項基金,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發揮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推動、企業用人單位為主體、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工作投入機制。(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縣人事局、縣科技局)四、強化宣傳服務,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13、加強人才工作宣傳。圍繞全縣人才工作重點,有計劃地做好人才工作的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渠道宣傳各類優秀人才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宣傳各單位在培養、使用、激勵人才等方面的新舉措、好做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 14、真誠關愛各類人才。繼續落實人才工作相關優惠政策,協調各級各部門解決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召開各類人才工作座談會,了解優秀人才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全方位、周到細致的做好服務工作。面向縣領導直接聯系的高層次人才、國務院津貼享受者、全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在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開展一次走訪慰問。暢通人才隊伍之間的流通渠道,把德才兼備、具有管理和領導才能的中青年人才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長豐縣委組織部
相關文章
上一篇:
長豐縣“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
processed in 0.0547 seconds, 6 queries